浅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2023-04-06 19:4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欢迎阅读!
总预算,财政,改革,制度,会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作者:刘春萍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政制度也在不断革新,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了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政府财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财政总预算会计属于一种专业会计,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主要作用是对政府预算执行、财政周转资金等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并办理财政收支、日常业务核算、调度资金等。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核心,其外延是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另外还有参与预算的税收征收会计、基本建设会计和国库会计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国家预算管理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反映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总预算具有政策性、计划性、统一性、广泛性等特点,也同时具有社会性、非盈利性、宏观性等特点。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存在弊端与不足也开始逐步显露。最近几年,财政部开始探索改进预算会计,通过推行编制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尽管如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会计核算范围覆盖面比较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形式开始从单一的财政无偿拨款形式,向着政府参股等多种形式转变,政府投资的形式变得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但是,由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局限于当期的支出,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发展和完善,仍然停留在政府直接拨款的核算层面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作及结果,因而也无法适应多样化的核算需求。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背景下,资本化运营将成为未来国库资金的主要运营方式,有价证券的买卖行为也将会陆续产生,甚至会涉及到政府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将无法更好地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的发展,更无法真实反映政府资产负责的状况。 (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局限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对本期已发生的实际收支情况进行记录的一种会计方式。这种收付实现制下,那些还没有进行现金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年度应偿还的债务本金或利息,就不能在会计预算上得到反映,这也就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状况,无法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另外,财政总预算会计使得财政支出与收入之间在会计期间上存在非配比性,这种缺陷将制约评价收支结余的真实性。 (三)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它是管理国家日常事务及会计核算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现行的政府预算报告只能单一地反映政府收支预算决算,体现不出政府债务、债权及资产的情况,降低了政府财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利于公众对政府财务情况的了解和监督,也不利于立法机关和公众对政府资金分配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策探析

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改革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借鉴与创新国际财政总预算的先进经验,使之既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水平相适应,又能促进我国政府财政制度发展。 (一)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对象

由于财政总预算既反映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及当期预算执行情况,也体现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基于此,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对象,就需要进行扩展,不能仅限于当期预算收支,而要涵盖国有资产管理和对内、对外债权债务管理及预算外资金收支并账核算等等。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对象,能够使其更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体预算资金运动情况,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改革财政总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期,还缺少统一的预算会计准则,同时,政府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还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允许财政补助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在预算会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针对预算事项,有选择、有目的地逐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范围,适当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使之更好地对预算事项进行核算与计量。 (三)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政府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大。科学、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有利于使用者充分了解政府财务状况、投资效益、投资业绩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以此来对政府绩效和经营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根据2014年财政部发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2018-2020年全面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一言蔽之,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是新形势下政治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在进行财政预算会计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以真正发挥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胜平.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分析[J].商, 201424110.

[2]郑向军.论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关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307114-1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6ac4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