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

2022-07-01 09:0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如何

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我们英语学科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全体师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教材为载体,开发和利用了以下多种英语教材资源。 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英语词汇资源,提高学生识记单词的能力。

日本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的词汇积累和他的智慧成正比。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无论从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从生活实际的需要看,谁掌握的词汇越多,谁运用英语的能力就越强。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之重。我校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就坚持听说领先,到中、高年级读写并举的原则,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进行单词识记的教学。我们依据《张思中教学法》的集中识词,即: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十六字原理,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发了许多词汇资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我们利用“集中识词法”、“组词造句法”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个在教材中出现和生活中常用的单词。利用“集中识词”、“组词造句法”迅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在练读新单词时,我们并不让学生不厌其烦地读单词,而是用单词组词、造句,以增加趣味性,也增加信息量。如dog,orange dog,It’s a dog,It’s an orange dog…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英语单词分门归类。这是我校师生一起自编自创的集中识词手册,包括动物类、学校及学习用品类、蔬菜水果和食品类、家庭物品类、颜色身体部位类、亲属和人物称谓类等。

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尽情展示从课外学习班、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学来的英语知识,提高课堂上出现的英语单词量。我们还鼓励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词汇量明显增加了,学习热情也更稳定、更浓厚了。这也为学生分组活动,英语对话练习和将来进行英语会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开发和利用Chant资源,调节课堂气氛。

1 在抽象的词汇教学中运用Chant,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单纯的记忆有时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尤其是记忆抽象性词汇,即使利用卡片、投影仪等教学手段也会是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编一些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易于吟诵的Chant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Chant中,可让学生边动边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词汇。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词汇tall, short, fat, thin时就运用了Chant Tall tall tall, the man is tall. Short short short, the woman is short. Fat fat fat, the boy is fat. Thin thin thin, the girl is thin.”让学生的手、脚都动起来并支配以一定的节奏,学生在说的同时情绪十分高涨,掌握词汇非常快。 2 在教学难点上运用Chant,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点或难点的突破仅靠教师的多次强调或单调的讲解并不是很高效的。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年龄、特征出发,多些生动的操练环节,积极创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我们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Chant来分解教学难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句型“Whos the ___ with___?”时,我们编了一则Chant With with with, with big eyes. With with with,with small nose。学生通过边说边做,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对“with”及其短语的掌握程度也加深了,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在重点句型操练中运用chant,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操练重点句型时有效运用这一集体性活动形式,能促使学生大胆开口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chant来灵活转换学习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句型What do you


play ? I play.时运用了Chant: I play , You play . What do you play ? I play football . You play the piano。该Chant可以灵活转换球类和乐器类单词,学生通过比较,更容易分清句型中“the”的用法。 4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灵活运用chant来调节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以一堂课的40分钟来看,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兴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应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这时教师可以插入Chant进行说唱,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材内容与Chant的有效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2000年以来,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编写《儿童趣味英语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归纳了如家庭称呼、礼貌用语、身体部位、季节等方面的知识。 三、有效开发和利用英语短文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外语组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读物: 2 提出只要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要求: 3 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 给学生设计有意义的读后活动 5 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词典

外语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阅读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相信,在给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之后,逐步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词汇量,更容易使他们喜欢上英语阅读,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并为他们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

1 编写《儿童英语故事与演讲》,以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和演讲能力;(展示)

2 编写《三、四年级阅读与欣赏》、《五、六年级阅读与欣赏》,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捕捉信息能力。(展示)

四、开发和利用高层次教材资源,进行口语评价实验。

五、有效利用“奖品”,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有效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七、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英语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

八、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1)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我们注重了学习过程的趣味化。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的趣味化,让英语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注重传授生活化的英语,让课堂上的英语尽量与生活接轨。例如,学习了问路的语言知识后,我们设计了去麦当劳的情景,学生们感到了乐趣,课堂参与率极高。我们注重活动化的英语教学,让大小活动贯穿课堂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尤其加大了学生“任务”表演活动的力度,又加大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量,一举两得。充分发挥“chant”与“儿歌”的作用,让学生完全适应并接受英语教学中的唱、玩教学。 2)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生活。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活化的口语能力,只靠课上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课外的时间,使英语走进生活。例如,学习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生活中一些英文字母(组合)所代表的意思;学习了有关文具用品的单词后,让学生查资料说出所使用的所有文具名称;每天早晨要求学生上学英语相互问好Good morning,teacher!,下午放学用英语说再见Goodbye,teacher!See you tomorrow! 3)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为了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我校举行英语周活动,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丰富和延伸,普及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应用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全面参与英语课外活动,全方位促进师生在日常英语实践中主动思维和大胆创新,充分的扩展课程资源,丰富英语生活。 1英语百词过关擂台大赛。

2)《课堂日常用语》笔试、录音朗读活动。 3英语会话、背诵英语课文抽测比赛。

4英语班队评比、英语卡拉OK比赛、歌舞短剧演讲比赛。 5英语小楷比赛,《英语板报》、手抄报评比。 6英语作文比赛。

7英语广播、英语电视节目收看活动。

在校园环境中,通过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交流、出英语宣传栏、广播英语歌曲、播放英语画片、表演英语短剧来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在教室环境中,通过黑板报、专题班队活动、作业展示、手抄报展览等来强化印象;在家庭环境中,通过播放录音、张贴单词卡片、观看英语学习光碟和收看英语视节目,甚至上Internet来广泛地接收信息。学生接触外语的频率决定着他们所能达到的外语能力。只有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和接触量,学生才能最终由输入变输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因为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由传统“输入——产出”的知识传递,转变为主动解动问题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创设的环境中主动感知信息,以自己的理解读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这种主动感知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我想问”、“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与“要我学”、“要我回答”、“要我做”的“他主学习”或“被动学习”是相对的,它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倾听、讨论、表演和游戏,在信息的多向交互和不断生成的信息的作用下,英语的交际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注重以下基本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a1ea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