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教学

2022-03-21 04:0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教学》,欢迎阅读!
网络资源,语文教学,有效,利用,开展

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教学

面对当今教育阵地又一次迅猛的改革浪潮,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网络课堂模式之间举步彷徨。现代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因具备信息量大、可高度共享、能迅速搜索、快速传播等特点,网络成为了新时代重要的信息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其资源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呢?现把我的几点浅陋之见整合以下: 一、教师要巧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来开展语文教学 1、巧用网络资源创设意境,辅助语文课堂的教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散文名篇和古诗词,最适宜于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网络所提供的声情并茂、情景结合的意境中,有利于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诗中涉及的许多事物是学生未曾见过的,如江南水乡的特色景色对于我们海南学生是挺陌生的,在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我们可以制作幻灯片,通过网络搜集了与课文相吻合的图片,来给学生视觉上的感受。巧用插图便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诗词意境的同时,我们可以选用比较舒缓和悠扬的曲子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使他们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古曲的韵律将学生带入江南水乡,同时我们还可以巧用插图,和着悠扬的古曲来播放词句的朗诵录音,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播放适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如果教学时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尤其是一些从未看过江南水乡的学生,是难上加难。可以说音乐是最动听的听觉语言,图画是最美的视觉语言,音乐图画来诠释古诗词,学生对词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品味着诗句,让他们不仅很快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更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每位同学都在此意境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巧用网络资源,丰富作文素材,理解文章中的难语难句

小学生作文是培养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体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较复杂的一个环节。面对空洞的题材,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呢?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了作文题材,优化了作文教学。比如要求学生描写春天的景色,我们可以去网络上下载具有春天代表性的图画播映,以此引导孩子们观察,接着一边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美景,


师一边评议修改,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然后结合画面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现场即兴进行描写并写下来,再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的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句,由于学生缺乏对这类文章中描写的了解,教学中仅靠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既枯燥,理解不透彻,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其中河床逐年升高”“黄河决口”“改道等词语。《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描述外洞、空隙、内洞中的句子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空隙流出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如果仅单单靠书面语言,学生就难以确切地了解它们之间的构造。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的画面或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就轻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模式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在课堂当中流于形式的话,课件的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课件画面变化频繁,,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来放映,那么学生的感知反而模糊,导致使学生的注意力全放到对画面的欣赏上,有时也会出现思维凌乱,心生厌烦的现象。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握好课程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使用,不能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与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优点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比如用传统的的教学方法将重点知识写在黑板上,贯穿着整堂课的始末,从而加深了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与拓展学生进行大胆想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过分重视课件的展示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的大门,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着耳朵听答案,根本难以发表自己独特而有新意的见解。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极大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中,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不能淡化教师的情感投入。现代教学更注重感情价值观,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的潜移默化及熏陶功能只能在教师及教育环境中实现。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不能放松自己,应该在网络资源这个好的平台上学习接收更多的知识信息量,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多方面的优势整合,才能彰显出新的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


三、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语文素养的内涵,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地收集与处理信息,自主建构知识,实现主体的发展,应成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学以它的生动性、参与性等特点,调动学生自主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关注。如,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比较陌生,不易理解文中人们失去总理那种悲痛的心情。在学文前,可以布置同学们搜集周总理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相关评论等等,这样学生们就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也了解了周总理的为人。正是学生有了课前的这些工作,在课堂中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才会更加地深刻、读课文才会更加地动情。简简单单地运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不仅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习理解了课文,而且会进一步引起学生探讨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尝试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和创新素质做了奠基。

现在,在网络上教师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这个平台上我们又可以积累知识,共同分享网络资源,共同交流互动,把最富于时代感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与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整合起来,发挥出她的最佳优势,希望我们能在网络教育实践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就让我们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教学,在教育感受网络的芬芳,享教育的美丽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df01a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