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纪念傅雷

2022-05-07 15: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3纪念傅雷》,欢迎阅读!
傅雷,纪念

纪念傅雷

一、作家作品

1、施蛰存,原名施德普,字蛰存,浙江杭州人。 2、施蛰存的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3、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将军底头》,专著《唐诗百话》、《水经注碑录》、《北山集古录》、《词学名词释义》等。本文选自《沙上的足迹》 二、本文知识

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 本文要点 1、主旨

本文叙述了作者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的独特个性,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质。

2、本文分别写了傅雷的三次“怒”

第一次“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第二次“怒”是傅雷与作者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作者的一句话,又使傅雷“怒”起来; 第三次“怒”也是傅雷的最后一“怒”,因在“文革”中“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一“怒”可以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极致表现。 3、文章最后两段关于“刚直”的议论


作者指出,傅雷的刚直是源于“儒家之刚者”的“浩然之气”,这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 4、质朴而深情的艺术特色

作者在回忆与傅雷交往27年的友谊时,截取了一系列的片段,来突出傅雷刚直的独特个性,语言朴实无华,但包含着深情。 三、主题思想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文革”中受迫害致死。在他死后二十年,作者以冷静客观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的独特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一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四、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描写傅雷去世20周年时对他的怀念。

第二层:第312自然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描写傅雷“三怒”来表现傅雷的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 1.掌握傅雷的性格特征。

别号“怒庵”,愤世嫉俗,清高孤傲,性格刚直,认真、严肃,坚持真理、真诚。

2.掌握傅雷的三次“怒”,以及三次“怒”的作用。


1)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了。

2)在上海,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的画,产生了争论,讨论的是学术问题,然而傅雷在论辩中发怒。显示了傅雷的率直性格。以上两次“怒”,为第三次“怒”作了铺垫。

3)“文革”期间,傅雷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傅雷率直性格的极致表现。 3.本文采取的叙述方法。

本文采取倒叙的方法,先描写傅雷去世20周年纪念他的情况,然后再追叙傅雷的一生。 4.本文回忆的顺序:时间顺序。

5.掌握文章后面,作者议论的意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作者发表了一番议论,指出傅雷的“怒”并非一般人的脾性,在他思想成熟后,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刚直品德。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傅雷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傅雷崇高品德的敬意,希望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d459ec0c22590103029d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