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傅雷说课材料

2022-09-19 18:1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纪念傅雷说课材料》,欢迎阅读!
傅雷,纪念,材料

精品文档

纪念傅雷

作家作品

1 施蛰存,原名施德普,字蛰存,浙江杭州人。

2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3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

《善女人行品》、《小珍集》、《将军底头》,专著《唐诗百话》、《水经注碑录》、《北山集古录》、《词学名词释义》等。

本文知识

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

本文要点 1、主旨

本文叙述了作者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的独特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质。 2、本文分别写了傅雷的三次“怒”

第一次“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第二次“怒”是傅雷与作者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作者的一句话,又使傅雷“怒”起来;

第三次“怒”也是傅雷的最后一“怒”因在“文革”“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一“怒”可以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极致表现。 3、文章最后两段关于“刚直”的议论

作者指出,傅雷的刚直是源于“儒家之刚者”的“浩然之气”,这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 4、质朴而深情的艺术特色

作者在回忆与傅雷交往27年的友谊时,截取了一系列的片段,来突出傅雷刚直的独特个性,语言朴实无华,但包含着深情。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纪念傅雷》中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 A、傅雷的翻译工作 B、傅雷的三次发怒 C、傅雷的撒手西归 D、傅雷的人格价值

2、傅雷的个性特点是()

A、孤傲 B、深沉 C、狂放 D、刚直 3、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 A、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D、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4、作者写《纪念傅雷》的主要用意是()

A、“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 B、“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

C、“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 D、“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5、本文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6、作为一篇记叙文,本文所采取的议论方式是()

A、夹叙夹议 B、叙后评议 B、寓理于情 D、含而不露 7、文中所用“浩然之气”一词,最早见之于()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8、文中所引“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一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属于悼念性散文的有( )

A、《 正气歌》 B、《张中丞传后叙》 C、《 徐霞客传》 D、《纪念傅雷》 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下列作品,写到“文革”中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命运的有() A、鲁迅《秋夜》

B、施蛰存《纪念傅雷》 C、宗璞《哭小弟》 D、余秋雨《都江堰》 E、史铁生《我与地坛》

3、《纪念傅雷》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A、开头用倒叙方式 B、以“怒”为叙事线索 C、人物性格特点鲜明 D、采取叙后评议方法 E、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三、简析题

1、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A、傅雷是怎么死的?

B、傅雷的死显示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 C、从这里可以看出《纪念傅雷》的叙事聚焦点是什么?

2、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A、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作者为什么要写像傅雷那样不惜生命的人还有好几个?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写傅雷妻子的同归子尽,对刻画傅雷的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D、写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3、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A、傅雷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浩然之气”语出何处?是什么意思? C、作者为什么说刚直品德“难得见到”? D、作者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根基是什么?

4、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水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A、傅雷是怎么死的?

B、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

C、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D 5B 6B 7B 8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BC 3A B C D E 三、简析题

1A、傅雷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而自杀的。

B、个性特点:刚直易怒。性格特征: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C、叙事聚焦点:傅雷的“怒”

2A、性格特征: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B、目的在于揭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普遍性的残酷浩劫。 C、对刻画傅雷性格来说,这是侧面烘托。

D、比喻:干柴烈火。比喻意义:傅雷的性格刚直、易怒、宁死不屈 3A、傅雷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刚直 B“浩然之气”语出《孟子》。意思是: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C“浩然之气”“难得见到”的意思有二:一是浩然正气极其崇高,是很难达到的人格境界,所以历来少见;二是说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浩然正气尤其少见。 D、作者认为,养成浩然正气的根基是: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积累” 4A、傅雷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北迫害而自杀的。 B、他的“崇高品德”是: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C、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用意是:“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召唤中国的知识分子发扬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正气。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ef8a02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