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河大合唱》的歌曲演唱与情感表达

2023-02-28 15:0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黄河大合唱》的歌曲演唱与情感表达》,欢迎阅读!
黄河大合唱,浅析,表达,演唱,情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黄河大合唱》的歌曲演唱与情感表达

作者:计时雨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3

【摘要】《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填词、冼星海谱曲创作完成的,全曲共八个部分,融入了演唱、朗诵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据资料显示《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各个版本都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本文从歌曲的各個版本、创作背景、歌曲各部分的内容等方面阐明歌曲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歌曲演唱;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版本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对战士们很有鼓舞的力量。歌曲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作为创作主题,赞颂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以及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歌曲将我们祖国曾经的美好与战争对我们的摧残,作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反映出战争的残酷还表现出了中华儿女保卫家园的信心与决心。

《黄河大合唱》有很多版本,据资料显示《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此处不包括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个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本人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原因是当时很多人都不认识五线谱,而且当时环境恶劣,乐队配制不完备,所以一切从简;第二个是苏联版,是在苏联时冼星海将延安版本重新改编而成的,对歌曲主体及声部上作了一些变动;第三个是上海乐团版本,由李焕之于1987年根据之前的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第四个是央乐团版本1975年由严良堃等人根据第一版重新配器的版本,这个版本最具影响力;第五个版本是钢琴伴奏版本,由瞿维为了便于演出而改编的。每一个版本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每一次对作品的改动也是一种完善的过程。《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最苦难的时候。那时创作出的歌曲,大都与抗战有关,都是很激昂、很鼓舞人心的。 二、歌曲演唱与情感表达

歌曲共八部分,每一部分在开始演唱前都有一段朗诵,《黄河大合唱》以接近劳动号子的《黄河船夫曲》开篇,用着呐喊般的声音在向我们展示船夫们在与湍急的河水,陡峭的堤岸作着斗争。预示着战争的激烈,战士们的英勇。第二部分《黄河颂》描写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及祖国的雄壮,歌词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啊,黄河,每一次的演唱情感都要很深切,要唱出大气磅礴的感觉。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全段配乐诗朗诵部分,配以三弦伴奏,这也是全曲唯一没有演唱的部分。到了第四部分《黄水谣》,演唱者们似乎在向我们哭诉,诉说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唱到男女老少喜洋洋的时候声音很欢快,唱到自从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子来的时候声音很低沉,唱到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时候又听出了歌声中的愤怒。这一部分的情感悲喜交织,很有对比性,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情感变化。演唱第五部分《河边对口曲》时用的是山西方言,让这部分显得很有地方色彩,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本乐章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把两个流亡者的对话当做歌词,讲述了战争使民众们颠沛流离、背井离乡 悲惨遭遇。第六部分《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以女性的形象来诉说战争对我们伟大祖国造成的伤害,百姓受尽苦难折磨,全曲呈现出悲凉的气氛,演唱时要带着愤恨的情绪。之后的《保卫黄河》与《怒吼吧,黄河》两个乐章将整曲推向了高潮,歌声也更加宏大、有气势。

特别要说的是《保卫黄河》这部分,这是一首经典的合唱作品,是各大院校、机关团体及文艺演唱团体经常在爱国主题活动演出时常有的节目。歌曲后半部分中有轮唱的部分,犹如在默念心中的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信念,也像是大家在互相说着这样的口号,彼此坚定着保卫中华的决心。演唱这部分时出现了很多龙格龙格的衬词,由冼星海首次使用,且至今也未有其他人使用过。轮唱加上衬词形成了声音此起彼伏的效果,仿佛是奔泻的黄河水或是人们的心跳、脉搏等。这个极具特色的衬词给反复多次的歌曲增添了很多色彩,让歌曲更加生动。 三、小结

《黄河大合唱》反映出人们面对恶势力的那种不屈不挠,毫无畏惧的民族精神。八年抗战带给了我们惨痛的灾难,家人天各一方、经济发展滞后、家园破碎。抗日时期创作的歌曲现在仍在传唱,这就是在警示我们只有世界和平,我们才能共创美好家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性。我们受过战争的摧残,才深知世界和平的重要。人们能对《黄河大合唱》这类鼓舞人心的歌曲进行传唱,体现出广大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这也是大家对给予《黄河大合唱》歌曲价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罗小平.文化价值与文化场──析《黄河》大合唱传播60[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 [2]何平.关于《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 [3]龙玉兰,赖成.《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审美[J].四川戏剧,2008.

[4]倪悦.“黄河叙事——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J].中国音乐(季刊),2015.

[5]严镝.《黄河大合唱》各版本的产生和流传[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5.

[6]向延生.重新整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录[J].人民音乐199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计时雨,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e9a42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