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悯农(其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2022-04-10 19:1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悯农(其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欢迎阅读!
古诗文,赏析,注释,其一,原文

悯农(其一)

体裁:诗

题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者: 名字:李绅 年代:唐代

描述: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翻译: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原文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赏析:

赏析一:思想内容

“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农夫犹饿死”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人人习见得常事让人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考点: 一、必背名句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释: 关键词:粟 泛指谷类。 关键词:秋收 一作“秋成”。 关键词:子 指粮食颗粒。 关键词:四海无闲田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关键词:犹 仍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f254da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