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

2022-05-01 13:2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民族政策,教学大纲,民族,理论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17100000613

中文名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英文名称:Ethnic Theory and Ethnic Policy 适用专业:各专业(除民族学)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开课时间:第2学期 总学时:32

总学分:2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民族高等院校的特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介绍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探讨民族的一般特征、民族发展的规律、民族问题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知识。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预修课程(编号) 并修课程(编号)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了解民族理论的前沿研究和民族政策的发展创新,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观察当代民族问题,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掌握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参与课堂讨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

(三)教学方法

以课程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1 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2 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 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学习这一理论的意义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民族理论的特点。 1 民族的一般特征(2学时) 1.1 民族的特征 1.2 民族与宗教 1.3 中国的民族识别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的内涵;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2 民族发展的规律(2学时) 2.1 民族的产生 2.2 民族的发展 2.3 民族的消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民族的发展。 3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2学时) 3.1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3.2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3.3 各民族共同繁荣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特点;民族发展差距的长期存在。 4 民族问题 2学时) 4.1 民族问题的内涵 4.2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4.3 民族问题的特性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问题的内涵;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民族问题的特性。 5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2学时) 5.1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5.2 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 5.3 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问题的解决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内涵;中华民族复兴与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关系。 6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2学时) 6.1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国家 6.2 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利益 6.3 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7 各民族一律平等(2学时) 7.1 民族平等的含义

7.2 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7.3 维护法律尊严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和含义;少数民族平等权益保障的原则。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学时) 8.1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特点 8.2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8.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和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9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学时) 9.1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9.2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9.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10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2学时) 10.1 民族工作的主题


10.2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 10.3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工作主题的内涵;加快发展与解决民族问题的关系。 11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学时) 11.1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11.2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11.3 少数民族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11.4 少数民族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11.5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文字、教育科技、卫生体育、风俗习惯方面的基本政策。

12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资源开发(1学时) 12.1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2.2 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12.3 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重大意义。 课程主题实践活动(8学时)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六、作业(报告)

本课程在完成主题实践活动基础上提交相应成果。同时,每章结束后布置若干思考题,鼓励学生在课下结合现实研究讨论这些问题。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考核环节 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



形式

考勤、课堂讨论、网络学习 主题实践活动最终成果

闭卷考试

比例 30% 30% 4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第3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12月(全国民族院校统编教材)

参考资料: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4



执笔人签名:裴圣愚 教研室主任签名:裴圣愚 教学院长审核签名:储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1cbf3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