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及护理对策

2023-04-07 10:2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及护理对策》,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难点,高血压,对策,护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有害的血管重塑,还可引起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1 难点分析

1.1 认知限制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限制,很多患者对高血压的定义、相关病因、常见症状、并发症认识程度低或不认识。认为平时没什么症状,能吃能喝就不是生病,而不愿意或不知道就医。而一旦症状得以控制,即认为已经痊愈,往往拒绝再治疗或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低,未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

1.2 饮食习惯 很多患者长期进食钠盐过多,还有很多患者有长期饮酒、吸烟的习惯,且对饮酒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又难以摆脱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短期内难以改变。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仍然我行我素,男性多于女,70%男性患者有吸烟、高盐高脂饮食、酗酒史,自感与其他人没有差别,不会有什么严重问题,因此不良生活习惯难以得到改善。

1.3 记忆力差 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力差,缺乏防护照顾,常常忘记服药,或不能按时服药,加上子女工作繁忙,不能到医院进行长久照顾及监督服药,导致预后差。

1.4 对护士角色的不认同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护理从属于医疗,只有医生能治病救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只是打针、送药、端大小便器而已,不重视护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整体护理工作也只不过是对患者改善一下服务态度,增强点责任心而已。因此患者愿意接受来自于医生的信息,而不是愿意接受来自于护士的信息,甚至对护士有偏见,渺视护士,影响护士的热情。

2 护理干预对策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首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知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支持 进一步明确护士职责,减轻对护士工作的压力,在没有增加护士编制的情况下,减掉护士的一些非护理性工作,由相关科室自己承担。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成立护理服务中心等,把属于护理工作的时间还给护士,让护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护理工作。

2.2 随机性教育 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或巡视病房时均可针对性进行指导,如发药时给患者讲解药物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服药方法。座谈式教育暨与患者个别谈心、耐心解答。书面教育,分发图文并茂的高血压手册,人手一册。举行小讲课,分期介绍相关知识,并用黑板报宣传教育

2.3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多样化 集中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1。在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定期对教育对象进行集体指导,大众传播。




对入院患者进行个别指导,评估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制订具体教育计划,出重点,目标明确。行为训练,让病患及家属掌握自测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全面具体。

2.3.1 教育对象应掌握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及危害因素,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及并发症,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年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2.3.2 平衡膳食,控制体重 采用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

2.3.3 情绪稳定,适当选择运动 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散步、体操、慢跑、骑自行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

2.3.4 培训自测血压技术,指导观察服降压药物的反应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所出现的头昏、头痛、头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便于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参考数据,便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2.4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不断的更新护理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求,从而调动患者自身防病治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2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受尊重权的维护的具体体现,更是护士价值的充分体现。识到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推动护理学科快速发展这一重大意义。使护士充分认识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开展健康教育并把此项工作做为向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自觉行动长期坚持。

2.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奠定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要求我们的护士在接诊时应主动、热情、语言贴切,做自我介绍及介绍病区的环境、设施、相关的人员及制度。在介绍中体现出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第一印象,有利于护患信任关系的建立。在住院期间要求我们的护士应对工作认真负责,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6 注重对患者的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按照健康教育的程序,对每一位被教育对象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被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及知识缺乏点。我院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了入院评估单,要求在24 h内对入院患者完成一般资料、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特点等的评估,建立健康教育评价表,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学历、心理状况、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要求针对患者特点实施健康教育,且应简单易懂,深入浅出,贴近患者的生活。针对农村患者接受信息较慢的特点,要求护士对同一健康教育内容要反复强化,加强受教育者的记忆。

3 做好出院指导

由于住院期间都是护士为患者测量血压,出院以后血压监测尤为重要。因此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建立血压监测记录本,以便更好为医生调整用药作为参考。





1 张如梅.对不同时段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社区医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45159e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