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性

2023-01-17 02: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溯源性》,欢迎阅读!
溯源

溯源性

定义: 溯源性是测量结果或标准器的值得特性,表明它可通过不间断的具有指明不确定度的比较链与指明的(通常是国家的或国际的)参考标准的关系。 参见:GB/T 2900.77-2008 电工术语 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 1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1:这个概念经常用形容词“可溯源的”表示。 2:完整比较链称为溯源链。

1、溯源性的基本概念

溯源的意思是逆流而上寻求历史根源。从绝对意义上来讲,是通往测量单位的基本系统(国际单位SI)或其导出单位。

溯源性是计量工作 重要特点。是指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 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意测量基准,从而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否则,量值处于多源或多头,必然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造成混 乱。所谓“量值溯源”,则是自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的溯源体系;而“量值传递”则是自上而下通过逐级检定而构成的检定系统。

2、溯源性体系表

溯源性体系表是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测量基准之间的关系。它是对给定量或给定型号测量仪器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溯源性的依据。

建立溯源性体系表的目的就是要对所进行的测量在其溯源过程中,尽量减少换件和降低测量的不确定度,并能给出适当的置信度。为实现溯源性,体系表的方式应给出:

1)对不同等级测量标准的选择; 2)等基建的连接及其平行分支;

3)有关测量标准特性的重要信息,如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

4)溯源链中比较用的装置和方法。

溯源性体系表 逐级分等的,即用(n-1)等级校准n等级,或由n等级向n-1)级溯源。值得注意的是,试图固定两个等级间的不确定度之比是不现实


的,两个等级间的不 确定度之比需要根据被测量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个比率通常在2-10之间。对某些量,准确度提高2倍也是客观的进步,而对另一些量,甚至可能达到10倍。

3、我国的计量溯源方法

根据溯源性体系表的概念,不同国家都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比较链,并附有足够的文字信息,以保证不同国家建立的校准链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以便于溯源到国家基准并与国际基准相联系。

在我国,按照我国的《计量法,以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来代表国家溯源性体系表。它是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的一种技术文件。我国的计量检定系统通常用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表达,其要求基本上与溯源性体系表方式一致。

我国规定:一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种检定系统表(图1)并由该项基准的保存单位负责编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发布。



1 检定系统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50304bce2f0066f53322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