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2024-03-05 08:5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根”溯源》,欢迎阅读!
溯源,寻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寻根溯源

作者:廖

来源:《老友》2006年第10

初夏的赣南大地,到处山清水秀,生机勃勃。

位于赣州市区东140多公里处的瑞金,是绿色的,更是红色的。绿色是树木,茵茵绿草。红色是历史,素有红色故都之称。

瑞金,以红色首都美誉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辉煌一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瞿秋白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瑞金工作过,战斗过。党和国家的喉舌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以下简称红中社)就诞生在这里。如今,瑞金已成为缅怀历史,坚定信念的革命圣地,也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

我与新华社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她既是我工作的起点,又是我工作的终点,我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新华社事业。赣南,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我诞生的地方,又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新华社诞生的地方。它既是我生命的故乡,也是我事业的故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直萦绕在我心间,而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瑞金沙洲坝红井旁石碑上镌刻着的这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从我踏进新华社的大门开始,我更加想念新华社的故乡----瑞金。在职时,我没去过瑞金,总想去看看,总想去喝一口甘甜的红井水,可是因为工作忙,这个美好愿望一直没能实现。退休了,时间宽裕了。2002年金秋,我终于来到瑞金寻根问。今年红五月,我在赣州朋友许伟同志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瑞金寻访70多年前老一辈新华人在此留下的足迹。

走进瑞金叶坪,令人景仰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展现在眼前。一幢幢革命旧址,外墙漆成浅红色,屋内陈设并不奢华,见证着当年老新华人生活和工作的艰难困苦。当年栽种的樟树、榕树、桂花等,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们仿佛用顽强的生命力纪念着老新华人的不朽业绩。我们来到这里,只感到一股清新之气,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沁入心脾。红中社旧址离毛泽东同志旧居不远。踏进红中社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天井。天井旁,陈列着一台简易的通讯设备。文字介绍牌写明:红中社成立后,利用历次反围剿中缴获的通讯设备,依靠红军自己培养和从国民党军俘虏过来的无线电技术人员,设立了红色中华新闻台。该台以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发报机等通讯设备播发有关国内外新闻稿件。同时,搜集与破译国民党军队电台播发的各种信息。

走过天井,就进入红中社编委会会议室。会议室简朴整洁,并不大。会议桌是实木的,四周长条板凳也是实木的。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列宁像。侧面墙上挂着两顶斗笠。会议桌上,放置着几张泛黄的《红色中华》报、一盏旧马灯,还有毛笔、砚台等文房四宝。会议室有一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长的书架,各种报纸和书籍依然静静地放着,时刻准备着为读者服务。望着简朴的会议室,我仿佛依稀看见了当年编委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报道业务的身影。

从编委会会议室出来,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踏上木板楼梯,来到二楼。这里当年是办公室、发报间、工作人员住房等,现辟为新华社社史展览。据介绍,红中社是我党在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关,成立于1931117一苏大会期间。成立之初,设新闻台,对外播发新闻的呼号为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英文缩写)。这个呼号一直被新华社沿用至19569月改用汉字模写广播为止。19311211日,红中社开始编印发行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并组成《红色中华》报编委会,担负起播发新闻通讯和编辑报纸等全部工作。日常业务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新闻台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的国内外新闻;二是将新闻台抄收的主要消息编成每日电讯,油印几十份送中央领导参阅;三是编辑出版《红色中华》报,铅印,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从第149期起改为双日刊。1934年,红中社播发了题为《毛泽东同志关于日本声明书的谈话》。中央苏区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项英等,经常为《红色中华》报撰写社论或文章。社史展览分四个部分:一、诞生于瑞金的红中社;二、延安时期的新华社;三、跟随党中央转战;四、今日新华社。第四部分又分通讯技术、社办报刊、信息事业、发展用户、音像事业、网络事业等专题。展览前言和一件件文物、一篇篇手稿、一幅幅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华社的光辉历程。70多年来,新华社从瑞金到延安,从太行山到北京,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逐步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历史,是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成长的历史,是新华社几代人为党和新闻事业艰苦奋斗的历史。

在展览中,深切缅怀为新华社事业献身的烈士们”16个大字,赫然醒目。周以栗、瞿秋白150多位烈士为新华社事业献身。我在烈士的英名前颔首伫立良久,思绪仿佛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们披荆斩棘,奋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多少人连姓名都无从知晓。我们应当铭记着烈士的英名,更应当向无名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为建设更加强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而努力奋斗。

红中社创办初期的几位负责人各有千秋。红中社和后来创建的《红色中华》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红色中华》报的第一任主笔,由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委任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同志担任。周以栗,字子慎(1897·101934·11),虽然他担任《红色中华》报的主笔时间仅一个月多一点,但他是有贡献的。在他主编的头几期《红色中华》报,有社论、要闻、专电、时评、红区建设、党的生活、工农通讯等,栏目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活泼,对《红色中华》报的发展壮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他主持下,红中社初期的电讯,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宣传我党主张和红军战况,也取得了成绩。后因周以栗同志因病休养,《红色中华》报的主编由王观澜同志接任。王观澜(1906·21982·1)是红中社早期的实际负责人,是新华社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在瑞金革命根据地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怀着火一般的热情,为创建红中社,开辟党的通讯社事业,作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作为《红色中华》的主编,王观澜同志既抓报纸,又抓通讯社的工作,还亲自撰写消息和社论。他撰写的社论比较重要的有:《纪念三一八与庆祝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932316日)、《纪念五一与拥护中央政府对日宣战》等。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州人。1934年,他到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兼任红中社社长,主编《红色中华》报。他克服重重困难,为红中社的事业发展壮大,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要求报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他发展了一大批工农兵通讯员。同时,他还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社论和文章,例如:短论《节约每一粒谷子来帮助战争》、社论《努力开展我们的春耕运动》,还以维嘉为名发表连载文章。《中国能否抗日?》以有力的证据,透彻的分析,指出中国只要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勇敢战斗精神,是一定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他侵略者的。19352月,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同年6月,在福建长汀牺牲,年仅36岁。他以英勇的大无畏气概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共产主义英雄壮歌。任质斌,山东即墨人。1933年夏,调任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编辑。当时社里的工作人员很少,编辑部的专职人员只有谢然之和任质斌。编辑部的负责人是沙可夫,但他主要是在苏区中央宣传部工作。19342月,任质斌担任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秘书长,协助社长瞿秋白主持社里的日常工作。1935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担任《红色中华》报主编,主持该报复刊工作,为发展我党刚刚萌芽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贡献。

从二楼下来,我们来到工作人员住房参观。只见木床、木凳、立柜等家具虽然陈旧,但都整洁朴素,十分珍贵。我们专心地听着导游的介绍,想起了老新华人艰苦奋斗的业绩,胸中涌起了无限敬意。从住房出来,我和许伟同志在挂有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铜牌旁摄影,留下了难忘的瞬间定格。

据了解,红中社旧址原是谢氏私宅,建于1924年。红中社在此办公两年多,19344月,随临时政府迁到瑞金沙洲坝。1934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色中华》报坚持在中央苏区出版到19351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红中社改为新华社1995年,新华社拨出专款对红中社旧址进行了维修和复原,并将其命名为新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步出红中社旧址,驱车返回赣州。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陪同的许伟同志问我:此行有何感想?我说:不虚此行,感想多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旧址给我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新华社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课。新华社熏陶了我,培育了我,使我懂得了人生,学会了生活。我在新华社奋斗了一辈子,虽然很忙,很辛苦,但这值,这很有意义。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新华人。这就是我的感想和回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36d6b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