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023-05-08 12:4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欢迎阅读!
内控,必要性,建立,财务,制度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作者:胡亦飞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0



胡亦飞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同煤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财务部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基于此,本文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给出了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具体措施,企业管理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内控制度;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30-0175-02

前言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主要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特定措施和方法制定的制度,用于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其财务内控制度需要具备经济性、整体性、适应性以及合法性等特征,以此提升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历史及市场现状,确

保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从整体角度看来,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分为制度控制法以及预算控制法这两类。只要是和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资产相关的内容,都需要纳入到财务活动的管理范畴内,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因此,基于财务内控制度,企业的资产与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避免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或者资产损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使企业的财务结构更具合理性及科学性。可以这样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将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有效融合在一起,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年初根据以往的生产经营数据和收益状况,进行年度经营规划的制定,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是保障企业经营计划贯彻落实的保障,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者随时监督企业的计划执行状况。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经营计划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漏洞,财务内控制度的实时监督作用,可以及时更改企业的经营规划,避免企业经营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保障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具体措施


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制度时,需要明确制度建立的原则及要点,保障企业财务内控制度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合法合规原则,确保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符合我国《会计法》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政策法规的要求,使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具有合法性;然后,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整体性原则,确保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能够受到财务内控制度的约束,提高财务内容制度的有效性,保障其作用的发挥;其次,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财务内控制度的一惯性,不可以随意进行财务内控制度的修订,确保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贯彻落实;最后,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从企业成本和企业生产效率入手,进行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对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视会对制度建立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对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视,为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贯彻落实提供帮助。具体而言,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加强财务内控重要性的宣传,培养企业职工的财务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财务内控管理环境;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简化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操作流程,为各个部门及企业职工的制度落实提供便利;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比如,我国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十九大召开之后,借十九大的东风,开展了会计培训,邀请财政部的专家对事务所的会计进行会计准则重难点的培训,参与培训的人员有事务所的部分合伙人、业务骨干以及高级经理等人,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会计准则的解析、新三板审计培训以及风险评估底稿实例解析等课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进一步规范其执业行为。在培训过程中,事务所还举办了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使从业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渐提升其综合素养[2]

2.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需要财务部门提供支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制定全面的财务评价体系,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及其岗位的工作职责,使企业职工能够明确自身的义务和权限,以此形成相互制约及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在企业创新管理理念的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贯彻落实政策部门的最新会计政策法规,保障企业财务状况与财务信息的安全稳定;在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同时,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内审制度以及内部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确保企业财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可以有效开展工作。

3. 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重点部分,企业需要针对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加强企业财务内控效果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全面完整,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需要根据所在的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决定,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信息,分析并预测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以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存货跌价风险为例,企业需要应用控制点方式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比如,通过存货跌价准备措施,并通过加速折旧的方法处理企业的资产,规避投资风险及存货跌价风险。

4.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效。一般来说,企业的全面预算主要包括年初编制预算、中期调整预算以及年末考核这三个流程。企业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会与企业成本管理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按照每周监督、每月通报以及每季度汇总报告等方式,实现企业预算的全面有效监督,明确企业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全面预算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在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需要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通过财务内控制度,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参与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工作中,以此实现企业成本的全过程控制,从事前的材料采购,到事中的产品生产,到最终的产品销售,企业的各个部门均能够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实现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在事前阶段,企业需要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材料供应商;在事中阶段,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在事后阶段,企业需要贯彻落实责任到人制,以此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全面预算管理[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受到企业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企业需要认识到财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从管理理念、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内部管理体系和预算管理等角度入手,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管理,确保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5332a2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