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

2022-07-25 21: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现代诗歌,赏析,秋天,答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10 )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8.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A.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视听结合,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写渔人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相思之苦。

19.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3 )

A.诗人使用大量的拟人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分别对应为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20.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结构要求基本一致。(4 )

第一幅画面: 第二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 参考答案:

18.D(描写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感觉,在睡梦中也是清甜的。不是失落伤心。即使有忧伤,也是淡淡的。D项中倍感伤心失落,用词程度太过,不符合少女朦胧微妙的感情和整体诗境。相思之苦也不恰当。)


解析:诗歌内涵是丰富的,解读可能也是多样的。但毕竟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一定要根据命题人的思路和解读去进行。如“梦寐”,就有不同解释,但注释是“睡梦”

19.B(A.饱食、栖息等并不一定是拟人,也可能拟物,运用了比拟手法才对,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C.没有触觉;D江面冷雾,渔人“归泊”,满载“白霜”,说明不一定是中午。)

20.(4)第一幅:农家丰收图(农民劳作图)(2)

第二幅:渔人捕鱼图(2)(意思对即可。结构错误各扣1) 附:何其芳《秋天》鉴赏

在此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全诗不长,只有三节,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此处引用了《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此处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乌桕叶的影子,喻体:青鳊鱼。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喜悦、梦想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诗人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向往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向往与回味美好秋天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891e2b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