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2022-05-05 05:2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小学,建设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尤为重要。作为绝大数青少年长期 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对青少年的正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校园文化 可能会导致在在校青少年素质极差,沉迷于网吧,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盲目的追求虚荣,模仿明星,无视学业且自私自利,谎话脏话连篇,因此加强校 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 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 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 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应注重精神文 化建设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 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 识的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 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校园文化是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 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 在于创设一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 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 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 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因此校 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 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 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 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 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 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校与校之间仍存 在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只注重学生


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 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 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才 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 向素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 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 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校园文化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 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神文 建设,二是物态文化建设,而更重要的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也就是要以精神 文化为先。

为什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是因为一所学校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柱, 也就 “学校精神”。正像体育竞赛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一样,激励、鼓舞师生。 学校精神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展现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 办学理念、校徽、校 歌、校训、教风、校风等方面。这诸多方面里,首先要创作好校歌。校歌应是学 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所包含内容总体体现。师生唱响校歌, 目的是让师生牢记学校奋斗目标、 校训,如何做,做什么,以鼓励师生团结协作, 积极进取,为学校增光添彩。也就是以校歌的感召力凝聚合力,激发创新。其次, 要确立符合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并将教风、学 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位置,时刻启迪和教育师生,以陶冶情操, 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要加强学校传统文化建设。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展示师生在绘画、表 演、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才能和特长,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广 阔的思维方法,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第四,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创办宣 传橱窗,表扬先进典型事例,激励争优创先。第五,创办校刊,将教师的教学经 验、教学反思,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定期刊发,以促进交流,相互借鉴。第六, 设立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校团队部队牵头,选优定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 旋律。第七,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绘画、手工制作、合唱等 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

另外,要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舆论建设。可采 取对舆论的强化诱导, 培养学生向上的品格。 也可通过宣传栏、 广播站总结优缺 点,


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的努力方向,以强化集体意识,树立主人翁责 任感。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就会逐步形 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就能健康成长!

再者,校园环境建设不可忽视。“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的环境 , 教育才能 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 , 是学校特色的体现 , 是育人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落实“五化” ,即“净 化、绿化、美化、硬化、规范化” 。这样才能创设新颖、美观、大方物态文化, 给师生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包含精神、环境两个层面,物态文化属于表层文化, 是显性的;而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基础,是内含的。物态文化 可以借鉴、效仿,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目标的达成,而精神文化则需要同心同德, 需要用心经营,需要积淀,更需要不断向传统内容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抓好 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 更需要坚持不懈、 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过校园文化创建, 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 创新和丰 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从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施过程要有长远规划,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促 进学校特色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b92421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