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 演示实验

2022-12-25 06: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焦耳定律 演示实验》,欢迎阅读!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焦耳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换中的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本章结构来看,电与热是对电能、电功率的应用总结,也是从电热角度认识安全用电的理论基础 学生要通过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才能认识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而电热是看不见的,那如何让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更直观地显示出来,这是实验的关键。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以空气作为吸热物质,电阻产生的热量被空气吸收,从空气的膨胀程度来判断其吸收热量是多少。

将不易观察到的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转换为观察空气膨胀的程度。而液体的高度变化可以显示空气膨胀的程度,即电阻放热使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吸热后体积增加、压强增大,从而推U型管中的指示液面上升,液面上升高度的大小反映了电流通过电阻做功产生热量的多少。

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

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分析得出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物理实验比较感兴趣,但缺乏实验设计能力及观察能力,创作能力有待提高,知识能力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为本实验的学习提供基础。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并知道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同学们小组合作能力。

利用电阻丝通电后发热,温度升高,通电一段时间后去切割泡沫,泡沫熔化。 电流通过导体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实验应用什么方法分别探究电阻和电流对产生热量的影响。 教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电流热效应的 影响因素

书本上的实验器材密闭要求高,U型管高度调节稍微耗时,最重要的,由于地区稍微偏远,我校实验室还没有这套实验器材。 所以我用了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验器材,做了一个简单的“电热切割器”来完成这个演示实验。

1.探究教学法 举一些例子,让学生猜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思路清晰,但是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应该有所侧重,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设计是本实验应该侧重的环节。

2.演示实验 本实验的好处是直观形象,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本实验,避开传统实验的一些弊端,比较简单,现象明了,器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3.合作学习 根据实验现象,学生小组合作,总结理论,每个环节都需要群力群策。 将粗细、长度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起来接在切割器上并通电一段时间,用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去切割泡沫,比较切割的难易程度,并让同学们总结结论 两段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先将长的接到切割器上,再将长的的一半与短的电阻丝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用长电阻丝的左右两部分去切割泡沫,比较难易程度,并总结结论。


23. 24.

25. 通过改进,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便于更容易的

掌握焦耳定律的公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举出身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例子,使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

26. 缺点是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做的实验只能得出QIRT的定性关系,不能总结出

定量的关系

27. 当前提倡素质教育,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效率,需要充分发挥“双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

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里面,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自主组织学习活动为核心,通过自主探究来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演示实验下放成学生探究实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并依托这一形成过程,最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28. 29. 30. 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f8597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