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故事讲什么

2023-05-04 02: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耻下问的故事讲什么》,欢迎阅读!
不耻下问,故事,什么

不耻下问的故事讲什么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不耻下问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成语资料 成语名称:不耻下问 成语读音: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耻下问的故事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成语造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繁体:不恥下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正音:问,不能读作“wén”。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不耻下问成语接龙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问舍求田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问心无愧 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问诸水滨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问罪之师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问长问短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220841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