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作品赏析

2023-12-13 04: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幕遮》作品赏析》,欢迎阅读!
作品赏析,苏幕遮

苏幕遮》作品赏析

《苏幕遮》作品介绍

《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

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 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 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 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幕遮》原文 苏幕遮⑴

燎沈香⑵,消溽暑⑶。鸟雀呼晴⑷,侵晓窥檐语⑸。叶上初阳干宿雨⑹,

水面清圆⑺,——风荷举⑻。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⑼,久作长安旅⑽。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

(11),梦入芙蓉浦(12)

《苏幕遮》注释 ⑴燎(lid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沈()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

又名沉水香, 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u)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

暑, 开幌望高秋。 ”溽, 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 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 诗:“风荷似醉和花舞, 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

带。作者是钱塘人, 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旅:客居。

11 楫(ji:划船用具,短桨。

12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

湖。唐张 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 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苏幕遮》原文解释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

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 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 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 我想到遥远的故乡, 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

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 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 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苏幕遮》创作 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v元年(1086)之间,当

时周邦彦久客京师, 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 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苏幕遮》赏析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 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饰”, 清新自然, 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 引入故乡归 梦, 表达思乡之情, 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 继写屋檐鸟雀呼晴, 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

泼清新, 结构意脉连贯自然, 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 《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 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

月的风物,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

暑, 取心定自然凉之意, 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 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 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 一“呼” 字, 极为传神, 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侵晓窥檐语”, 更是鸟雀多情, 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 生动而有风致。“叶 上” 句, 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 实是 交互句法, 配合得极为巧妙, 而又音响动人。 大意是: 清圆的荷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3e51925c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