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苏木地伟|苏少版

2023-12-20 04:1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苏木地伟|苏少版 》,欢迎阅读!
苏木,下册,教案,单元,年级

苏木地伟 教学设计

一、歌曲分析

这是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一首敬酒歌,热情欢快的情绪配合高低起伏的旋律,突出了彝族人民善良好客的性格特点。全曲为带补充终止的四句体结构,曲末还附有一个短小的尾声。旋律朴素优美,韵味鲜明。 二、学情分析

《苏木地伟》是六年级学生接触并学唱的第一首歌词中彝族语的歌曲。由于歌曲旋律动听,歌词有特色,因此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抓住敬酒歌的特点(音域较宽,音调悠扬开朗),在学生学会歌曲后,将课堂模拟成一个节日的欢庆场景,大家手举酒杯,边唱边表演,一方面帮助学生释放出更多的演唱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感受四川凉山彝族民歌风格,认知敬酒歌的特点。 2.能够用悠扬的歌声表现彝族民间酒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体验、感受彝族民间酒歌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导入。

:在四川大凉山地区,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彝族,每当远方的客人来到他们的山寨,他们就会端起自制的美酒佳酿,唱起《苏木地伟》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1)教学行为:

接下来请学生安静地观看欣赏聆听(播放图片,背景音乐《苏木地伟》) (教师手端美酒唱起歌曲的最后一句,教师边唱边向同学们敬酒,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感受到彝族浓浓的喝酒氛围,那现在举起你手上的酒杯跟着音乐一起把彝族的热情展示出来吧。 2.创设情思。


彝族礼节中有待客先用酒的传统,在日常的迎宾、送客、定亲、征战 节庆活动中都会高举酒碗,尽情畅饮。从而产生了彝族的祝酒歌,同时伴随着彝族的酒文化。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彝族传唱度很高的祝酒歌《苏木地伟》,汉语译为“远方的客人”,在当地来了客人时,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会唱这首《苏木地伟》。 :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一句。

教学行为:教师出示节奏,学生按节奏念一念,注意八分附点音符 3.认识副歌中的彝族语。 :在彝族语中

“苏尼苏达洛洛”的意思是“请喝一杯酒”,加上旋律唱一唱。 (出示带旋律的歌词最后一句) 二、学唱歌曲《苏木地伟》并表演 1.看歌谱,再次聆听歌曲。

:在大家热情的歌声中,我们仿佛来到了凉山彝族和这里的人们一起欢歌,起相聚。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朋。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思考: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出现彝族语吗?它们在第几段?

(要求:①在教师说完引导语后,课件出示歌单播放歌曲伴奏,教师范唱。

②学生安静聆听。)

2.学唱歌曲。

①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请同学们跟着我的琴用“u哼唱曲谱。 (学生哼唱曲谱之后再试着唱曲谱,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唱不清楚的地方多唱两遍)

②唱得真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把第二段汉语部分歌词加进来吧。 (第一遍学生默唱第二段歌词,第二遍轻声演唱第二段词,第三遍加上敬酒的动作有感情地演唱。)

:接下来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演唱这首《苏木地伟》,你们唱汉语部分的歌词,老师唱彝族语部分的歌词。

:(演唱并带上敬酒动作)() 扎俄木都,色拉尼喔苏,苏尼苏达朵朵,苏尼苏达朵朵。”

3、那让我们再来一起来学学第一段的彝族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5d26d8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