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下曲·二十逐嫖姚翻译赏析

2022-04-16 21: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塞下曲·二十逐嫖姚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翻译,二十

古诗塞下曲·二十逐嫖姚翻译赏析

《塞下曲·二十逐嫖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前言】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铺陈的手法,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自己对冲杀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的赞烦之情。 【注释】 ⑴逐:跟随。骠姚:汉代武官名号,汉武帝时霍去病为票姚校尉,曾六次出击匈奴,立下了很多战功,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人称他为“霍骠姚”,这里用骠姚代指武将。 ⑵戍:防守。辽:指今辽宁省辽河流域。 ⑶迷:迷漫。 ⑷壮:这里指坚硬。 ⑸促放:急促地放出。雕:一种凶猛的鸟,经过驯养可以用来帮助打猎,打猎的人出猎时把雕架在肩上,发现猎物就纵雕去猎取。难下:是难以驯服、收放的意思。 ⑹马未调:马投有调理驯服。 ⑺问:这里指谈论。 ⑻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翻译】 二十岁就跟随将军把兵当,赤胆忠心日分夜夜保国防。黑夜里大雪迷漫经过边塞,清晨里冒着寒风渡过冰上。大猎雕野性未改难以出放,烈马还没调驯好横冲直撞。小小儒生哪里位得来谈论,请看战士腰挎宝剑斗志昂。 【赏析】 开头“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两句,用二十岁远离父母随武将守边的事实,暗示了青年战士的远大脚怀。为了使自已能履行光荣神圣的使命,不得不“雪迷经寒夜,冰壮渡河朝”,历经千辛万苦,日夜

1


兼程,以此衬托了战士们为国事、不怕栖牲,不怕困难的高尚情操。从第三句的“雕”和”马”两种事物,烘托出战争的频繁和应战之急,这些都是对腰横宝剑的守边战士英雄业绩的具体的描写。 这首诗在意境的熔铸上也突出了诗人的襟怀,从而呈现出朴素自然的艺术色,足见诗人立足之高及构思之深。诗从二十出征、雪迷寒夜、冰渡河朝、放雕难下、骑马来调等儿处进行描写,有的从时间上,有约从地域上,有的从人们所熟悉的事情上着眼,用典型事例,突出战争的频繁及战士们守边的坚定信心。这就体现了作者审美情趣的高远。不用神驰般想象,也没有面面俱到地描写,既不横溢太空,也不纤回萦绕,最终塑造出了守边战士完美的艺术形象。从中可见作者雄浑悲壮之情,唯其立足高,取境才能深,要精深,还要有含量的道理。仅六句,就将边塞战争、外敌入侵、守边战士的英武一一呈现出来,的确达到了“以少许胜多许“的效果。尤其最末一句,收尾有力,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不容置疑,这是作者主旨所在,他径直抒发感情,匠心独运地揭示出为国事“看取剑横腰”的大义。语言虽直,却不失欢宕流转,意到笔随,洒脱自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905b0d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