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写作文

2022-04-16 17:1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写作文》,欢迎阅读!
稚子,古诗,作文

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写作文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瓈)碎地声。注释1.【脱晓冰】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2.【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3.【玻璃(瓈)】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稚子】指幼小、天真的孩子5【磬】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意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 敲的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给敲碎了。赏析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译文 :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抄盆的地方。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袭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


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百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银钲一度样。他一面举起冰块,一面拿起棍子轻轻敲打起来。“当当”,犹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林知而过,深远高亢。忽然,“叮当” 一声,冰块从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样,发道出清脆的声音。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中满是无奈! 稚子弄冰 作者: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脱晓冰】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铮】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

【玻瓈】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不是现在的玻璃。 写孩子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铮,敲得乒乓作 响,一不小心,冰块滑落。冰块摔碎之后的情景却 被留白,给人一种跑到休止符号前面的感觉。让 人禁不住思索手执彩线的顽童会怎样呢:拍手雀 跃?瞠目结舌?举臂欢呼?垂头丧气?全诗突出 一个“稚”字。孩子就是这样的智者,稚气和乐趣 能使他忘却严冬的寒冷,寻觅到令他乐不知疲、深 陷其中的游戏,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一任天真,才能把孩 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全诗摄取瞬 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 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年之中四季轮换,唯美之处,各有千秋,其中“我”最爱冬季。不仅仅是因为陶醉于漫天飞舞的雪花世界中,更是喜欢最冷的时候,屋檐那挂起的一排排透亮的冰锥,像极


了钢琴键,用棍子轻轻一碰,哗啦啦落下来,清脆的声音好听极了,而孩子们更加开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天微微亮,淘气的孩子们早早的穿好衣服,迫不及待地冲向盆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盆里的水已实实在在的结成了冰疙瘩孩子们拿出热水壶朝着中间浇去,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小洞,拿着鲜艳的彩线穿起来,就做成了一件精美的乐器——钲。大家来到前夜约好的小树林里开始有节奏的敲起来。他们一边跑着,一边敲着,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响声,奏成了一曲响彻树林的动人的歌。突然“啪”的一声,传来玉器碎地的声音,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惊愕。仔细寻找,原来是“小淘气”的冰疙瘩被敲碎了,“哈哈哈”大家不约而同笑得前仰后合,开心极了!此时,太阳也从云朵中探出头来,伸伸懒腰,露出温和的笑脸。

童年是一首歌让人过耳难忘;童年是一幅画,让人过目不忘;童年是一本书,让人记忆犹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美的回忆!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ec7d84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