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依据的财务与税务角度对比表

2022-05-05 03: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依据的财务与税务角度对比表》,欢迎阅读!
福利费,列支,税务,职工,依据

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依据的财务与税务角度对比表



财务(财政)角度



由于我国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分属

主要法律依据 :《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主要法律依据:《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

[2009]3

于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管辖,因此对同一事项,会计核算主管部门(财政部)和税务主管部门(国家税务总局)会从不同角度作出相关规定,因此既有同也有异。

税务角度

基本分析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 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总体定义,具体参考明细列举事项

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

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项目 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公积金、劳务费等。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所发放的各项补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

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贴属于福利费。

补贴属于福利费

职工疗养费用 税法未明确规定 财务作为福利费列支,税法未明确

1


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

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 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防暑降温费

职工食堂经费补贴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供暖费补贴 职工防暑降温费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职工交通补贴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

房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为职工住房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性福利 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税法未明确规定

财务作为福利费,税法未明确

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

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 出。 丧葬补助费 抚恤费 职工异地安家费 独生子女费

丧葬补助费 抚恤费 安家费 税法未明确规定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财务作为福利费,税法未明确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2


探亲假路费

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不属于福利费

探亲假路费 税法和财务均作为福利费列支

税法未明确规定 税法采取了列举法

税法未列举 税法和财务都不作为福利费开支



附:

企业职工福利费支出主要参考制度和规定:

1、《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

2、《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 3、《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六条所列企业不得承担的支出: 1)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 2)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 3)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 4)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 5)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fa04f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