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

2023-04-13 14: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欢迎阅读!
诗中,木兰,扑朔迷离,意思

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

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

在木兰诗中有许多特殊的含义,那么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时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中扑朔迷离的意思

关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理解目前存在两种误区。一说这是互文手法,说雄兔和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假如是这样,原文可以直接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何必再加上一句“双兔傍地走”呢?另一说是兔子被提起双耳悬空时,雄兔四脚乱动,雌兔双眼半闭——这种说法实在荒唐——当兔子被提起双耳悬空时,只有雄兔子知道痛,雌兔子就不知道痛?对于该句子,正确的解释应作:脚扑朔是一种动作,表现的是雄兔子好动的一面;眼迷离是一种神态,表现得是雌兔子好静的一面。然而,当雌雄两只兔子同时在地上跑的时候,雌兔子好静的特征就变得不明显了,因而难以分辨雄雌。在《木兰辞》中,有“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等一系列描写,表现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特征重新显露出来之后,再出门见伙伴,伙伴才发现木兰是一“女子”。而木兰的战友之所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就是因为木兰将自己作为女孩子的特征掩盖,并且和男人一起行军打仗(即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使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0a6132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