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反跌技巧

2022-09-17 15: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诗词的反跌技巧》,欢迎阅读!
古典诗词,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典诗词的反跌技巧

作者: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2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等话,不平,就是文章张弛有度、行文收放自如、结构精巧别致的重要特征之一。好文章行文要有曲折,有起伏,有变化,有波澜。诗歌亦如此,歌以言志,诗歌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有时诗人为了追求一种诸如异峰突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张弛扬抑的表达效果,故意掀起波澜,有时正话反说,有时褒中寓贬,有时捧高跌重,有时欲扬先抑。此等艺术手法造成腾挪跌宕之势、抑扬顿挫之美,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特殊审美效果,而反跌就是在中国古诗词中被诗人用来追求这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一首诗或许用语平实,或许明白晓畅,或许浅显易懂,然而由于在章法上略加变化,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使一首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变成了一首含义丰赡、意旨深远的佳作。例如晚唐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首诗明白如话,已是家喻户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种秋收的农事场面跟春华秋实的自然属性一样,也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了,播种的希望和丰收的喜悦也暗含其中;接着,一粒粟”“万颗子的数目比照又把这种希望的虚无感情期待扩展成了丰收的真实喜悦;四海无闲田句再进一层,将范围无限放大,放眼天下,四海之内,田亩无数,则播种耕耘的农人也无数,而其播种的希望和丰收的喜悦亦该无穷……然而却在我们耽于前面诗人给我们提供的无限美好的想象中时,诗却骤然来了一个反转下跌:农夫犹饿死。触目惊心的事实让读者的感情期待由希望变成了怨望,由喜悦变成了沉痛!在这种层进、反跌、对比中,诗人使我们在一种错愕的反思中完成了由单纯的农事现象到社会、阶级等深层原因的思考并得出结论,中唐以后繁重的赋税徭役逼得民不聊生,致使丰年带给农人的依然是灾难。这首诗思想内容的深刻有力就是得益于这种诗歌意脉的异常跳动

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角度看,诗味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诗歌要传达的语义内容,而是来自诗歌自身结构所产生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跌的正是能突出表现诗这一美学特征的重要表现手法。如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借古讽今,暗中婉讽晚唐的皇帝如汉文帝那般,只问鬼神,不问苍生,痴迷佛道,企求长生的荒诞行径。同时亦寄寓着诗人以贾生自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当我们从表现手法方面来分析则发现其诗味耐人咀嚼赏玩。诗歌一开始直写文帝夜召贾谊事,求贤访逐臣写出文帝的求贤心切,深夜相召,是否有治国安邦的良策询问?是否有重新起用逐臣的打算?读这两句,人们不免抱有这种阅读的心理期待。而谈到意兴正浓时,文帝甚至移席向前,虚心求教。此等求贤若渴又给读者这样的联想:真是臣贤而君明啊!就在读者浮想联翩,满心向往之际,耳旁却如一声闷雷响起,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诗于褒中寓贬,先蓄足声势再行折转,为突出最后一句作铺垫。文帝宣室夜召逐臣,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的大计,而只是鬼神之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4fe95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