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下知识分子的责任

2022-07-26 02: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思想下知识分子的责任》,欢迎阅读!
儒家,知识分子,思想,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儒家思想下知识分子的责任

作者:刘冬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04

摘要:面对史书及当今社会对文天祥的种种不同的见解,胡志亮先生在史传文学书稿《文天祥传》中,把文天祥放置在南宋飘摇的历史背景中,对文天祥为南宋政权、为中原百姓尽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做了他个人独到的思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下知识分子的出路和责任,纵观文天祥的一生,无论是达还是穷,他都把兼济天下当做己任。

关键词:文天祥 儒家思想 知识分子 民族气节 兼济天下

面对史书及当今社会对文天祥的种种不同的见解,胡志亮先生在史传文学书稿《文天祥传》中,把文天祥放置在南宋飘摇的历史背景中,对文天祥为南宋政权、为中原百姓尽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做了他个人独到的思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下知识分子的出路和责任,纵观文天祥的一生,无论是达还是穷,他都把兼济天下当做己任。

一、烽火年代的身体力行和执著 1.吉州庐陵县钟灵毓秀

文天祥于宋端平三年五月初二日(公元123666日)诞生在江西吉州庐陵县(今江西青原区)。他的先辈是地地道道的庶民,从未做过官,但因为祖辈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在乡间略有名望,被称为君子长者。这对文天祥的汉族士者风骨产生深了远的影响。父亲文仪,是个书呆子,对劳苦的乡民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耳濡目染父亲渊博的知识和补世的志向,仰慕同乡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英雄事迹,文天祥从小就立志做大丈夫做大事。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被取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时年21岁。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从此文天祥开始了他一生的宦海沉浮,也开始了他一生济世苍生的艰辛。

2.身体力行于统治者和百姓都是一份内在的动力

身体力行对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统治者和百姓来说都是一份内在的动力,更是定心丸。统治者要号召百姓,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民族意识、责任意识。因为一个衰弱民族的崛起,靠的是有为人士带领下百姓团结的力量。

3.自从文天祥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就开始用知识分子的胸怀接纳国家的灾难并做理性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一个衰弱民族,上自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思考该如何来应对内忧外患。当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身先士卒。文天祥建议改革政治、扩充兵力、抗蒙救国,可惜理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文天祥依旧自卖家产,毁家纾难,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小朝廷专旨,理宗的妻子谢道清下了一道《哀痛诏》,述说继君年幼,自己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王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朝廷将不吝赏功赐爵。不知为何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哀痛诏》,召集兵马,起兵勤王。文天祥号召百姓,一支以农民为主、知识分子为辅的救国义军在极短时间内组成,总数达3万人以上。起兵勤王,揭开了文天祥生活的新的一页。 二、身体力行背后的执著

身体力行如果仅仅是一个口号和逞一时之能,我想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能做到,而要伴随苦难民族前行的始终却需要勇敢和执著,所以文天祥在这前行的路上注定是孤独的,在这寂寞的漫漫黑夜里孤单前行。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天祥曰:吾亦知其望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景定四年(公元263年),由于皇帝不纳谏,重新起用董宋臣,文天祥被朝廷贬到地方上任职,治理今江西高安市。文天祥履任后,实行宽惠政策,尽力安抚百姓,筹集资金建立便民库,供借贷和救济之用,使地方秩序重新恢复过来。理宗逝世,权臣贾似道拥兵当权,进一步操纵朝政。他荒淫无耻,一手遮天,南宋朝政更腐败不堪。文天祥为皇帝起草诏书,他没有像有些大臣那样,对贾似道歌功颂德,反而直言臣下要以国事为重,指出贾似道的行为是惜其身”“违朕心。结果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九月,文天祥被免官后回到家乡……15的宦海浮沉,文天祥始终坚守一个知识分子的操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咸淳十年(公元1275年),蒙古大举南侵,南宋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文天祥毅然踏上了戎马征途执著前行!

三、身陷囹圄的舍生取义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培训论坛中有老师讨论道:从文天祥一生的事迹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家的文天祥与一般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以理论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以其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所服膺的儒学之基本价值,从而耸立起一座儒家人格精神的历史丰碑,让世人在敬仰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人格上的锤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想如果文天祥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成为一代名臣,即便身处乡野,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垂文史的诗人。 可造化却偏偏让他生逢乱世,国破人亡,作为知识分子他必须担当起历史的苦难和失败后的屈辱,可这更开启了他一生中最为壮丽的事业,谱写了他一生中最为高亢的篇章,他燃烧了他一生中最为激情的岁月

当南宋的灯火一点点熄灭,文天祥历经艰辛还是被俘。在《〈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写道: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是很简单的事,文天祥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要死得其所。在狱中时,女儿写信来告知家中状况。文天祥明白那是元朝统治者发给他的诱降信号,作为一个父亲他怎能不爱女儿,作为一个丈夫他怎能不顾及小家,但是作为一个南宋子民,他更在乎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尊严。当安危已无需考虑时,那就死得其所。当时元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从这可以看出来,文天祥在燕京被押三年只有临死时才一拜,这一拜是一个子民向故乡做最后的告别,这一拜更拜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凛然正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对于此,后世的许多人都认为当时南宋王朝气数已尽,文天祥应当倒戈相向,何为?何为?忠国?国已亡;忠君?皇上已降。无国可忠却还在忠,无君可忠可还在忠。他忠于的是什么?他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英雄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这也正是古代知识分子责任意识的体现,这也正是后人宣扬传承他之所在。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 在苦难时代中的苦难民族,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用身体和精神去开拓一条血路,给前行的民族和后来者以光明。文天祥站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用心血引领着人们行走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一个又一个朝代、一个又一个世纪。斗转星移,遗臭万年的知识分子有之,他们濡染儒家文化,却在困难中选择了放弃知识分子的责任;流芳百世的知识分子,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知识分子的责任,用坚忍和操行执著前行。让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吟诵着文天祥的千古名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奋然前进,继往开来! ※本文为课题胡志亮传记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658d0f48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