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词三首·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

2022-09-15 00: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嫁娘词三首·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
新嫁娘,其三,古诗,鉴赏,原文

《新嫁娘词三首·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





《新嫁娘词三首·其三》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翻译】

三日入厨下,新婚第三天进入厨房, 洗手作羹汤。洗净手细心试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因不熟悉公婆的口味, 先遣小姑尝。便先请小姑前来品尝。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新嫁娘巧思慧心为人媳的诗。前二句说,按习俗,女子出嫁 第三天,便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是新嫁娘入厨之;“洗手,言新媳妇做事谨 慎,洁净爽利,也标志着在婆家劳动的开始。后二句写新嫁娘的细心、聪慧。饭的硬软 要适度,菜的咸淡要合味,不知婆婆的口味怎样? 怎样才能让婆婆满意?新嫁娘想到 绝妙的一招:先让小姑尝尝羹汤。小姑与婆婆最亲近,最了解婆婆的食性,通过小姑 的口味可以推知婆婆的口味,故这一招是十分灵的。此诗写出了新嫁娘的巧慧之心, 小姑的活泼天真,以及婆婆巧入新媳妇彀中的事,富有情趣,耐人寻味,也是一首极富 家庭生活情趣


的小诗。此诗纯用白描,注重细节,细腻地刻画了新妇的内心活动,塑造 了一个细心、聪慧、伶俐的新嫁娘形象,真是逼真、传神,正如沈德潜所评:诗到真处, 一字不可移易。故感人之尤深也。 【鉴赏】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从唐至今的诗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首诗,说明这首诗自有其独具的魅力。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新嫁娘初到婆家的谨慎小心的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新媳妇难当,刚到婆家,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一方面怕人笑话,另一方面怕来自婆婆的冷眼或斥责,这是封建社会里新嫁娘的普遍心理。这位新嫁娘是怎么应付这种情况的呢? “三日入厨下,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出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作菜。三日正见其洗手见其卫生、洁净,也表现了新嫁娘的郑重其事,一心想把这一顿饭做好。

但怎么才能做好这顿饭呢? 自己从来没有与婆婆一起生活过,点也不了解她是喜欢辣呢还是喜欢咸,是喜欢麻呢还是喜欢酸。而这顿饭婆婆是否喜欢是问题的关键。如果糊里糊涂地做一顿饭端上去,肯定会引来婆婆的不满。这样人们不但会觉得她不会做饭,还会说她母亲指教得不够。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了,小姑不是在旁边嘛! 她从小与婆婆一起生活,肯定知道婆婆的口味,何不去让她尝一尝呢?于是这位聪明的新嫁娘不但把问题解决了,同时还拉近了与小姑的关系,改善了自己在这个新家里的人际关系。食以味为先,只要口味合婆婆的意,别的倒在其次了。于是新嫁娘终于做了一顿合乎婆婆的


口味的饭菜。这正是本诗的最后两句: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刚出嫁的姑娘在婆婆家第一次下厨做饭时所遇到的难题(“未谙姑食性”) 及其解决,刻画了一个聪明机灵的新嫁娘的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838e8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