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

2022-04-12 13:0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于永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永正,鲁迅,伯父,实录,课堂

于永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 第一节

1、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鲁迅”二字的 写法。 2、检查课前自学情况:

1)课文读了几遍?周晔是鲁迅的什么人?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介绍鲁迅三兄弟名字。

2)课前了解了部分同学还有不懂的词语、句子 出示小黑板:

追悼、吊唁、爱抚、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只要我们认真读书,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词语句子都可以弄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指名读,在读书中解决字、词、句以及读好的问题 读第一个故事

1)在读的中间,打断学生读书,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读到句号一定要停一下,想想这句写的什么,再读下一句;当读得不通顺的时候,可以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在读的过程中,指导个别字的书写。如:“追悼”的“悼”字,“爱抚”的“抚”字。学生描红。

3 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分别解决掉小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句子。追悼这个词语划下来了吗?什么意思?下面就是写追悼的具体内容,请一个同学来读;这就是追悼的意思。请大家齐读,体会体会。吊唁„„

第一段最后一句比较难读,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有同学问“爱抚”什么意思,我们读了第二个故事就会明白的。 读第二个故事

1、在指名读书中,联系上下文解决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意思。(学生读到囫囵吞枣时,老师让停下来,指着小黑板让大家读这个词,什么意思?读了下面的句子就懂了)写“逝”。

2、指导读好人物对话;师:“伯父摸着胡子„„”这几句很难读,请大家练一练(学生读课文);不但难读,意思也难懂,请大家再读再体会(学生再读,指名读)师:读得不错,但伯父的话没读好。我读伯父的话,你读周晔的话,师生分角色读;指导:伯父没有批评我,为什么我又难过又羞愧呢?„„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3、解决“爱抚”的意思。鲁迅批评侄女 的非常委婉的。临走还送她两本书。读完这个故事,什么“爱抚”,你明白了吗?(疼爱、关心的意思)与前面的“爱戴”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疼爱,一个是敬爱)

4、回头解决第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读得不好的问题。师: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从此,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们再来回头读这一句,我想大家现在的理解比刚才会有更深刻了。投影:我呆呆的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齐读。 自己练习读第三个故事

[评论:1、于老师很注重字、词、句的教学,而且全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2指导学生的朗读上,于老师善于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他善于以情促读,多次加温,结果让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一次比一次有感情。]

第二节

读第三个故事

1、读中指导读法:“那怎么——”破折号的作用?学生读完第二个故事 2以演促读,创设情景,理解难理解的句子“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大家练习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语气。读完老师请同学一起分角色朗读;读; 2、要求上来的同学不能看书,和我一起表演对话。没把握?那再练习一下; 师生合演,其他学生当在鲁迅家吃饭的客人。 3让其他听的学生,哈哈大笑的学生来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找笑的最响亮的学生:你笑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那句话含义。然后对周晔说这句话的意思。 4、默读这段话:这个故事很精彩,全是人物对话。请你再默读一下,注意提示语,注意标点的用法。读好了,记住了,今后写对话就容易了。学生默读课文。 5、再回头读第一段最后一句。师:鲁迅先生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他敢于跟敌人做斗争。他多么富有斗争精神!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可是,伯父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投影:我呆呆的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相信你们比刚才体会得更深刻。 [二次趁热打铁,以情促读] 读第四个故事 指名读。

1、中指导个别长句子再读,自由读; 2、思想教育

读到爸爸和伯父为车夫包扎伤口的这段结束时,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如果请你在这段旁边加个眉批,你准备写什么?请再默读,想一想,想好再回答。(写得具体生动„„好心、善良、

3语文积累:师:是啊,鲁迅很善良!这些都是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告诉我们的。有些同学不是愁作文写不具体吗?这就是样子!请把这一段多读几遍,背下来。

4、第89两个自然段的朗读。

1)对难讲解句子的处理,以读代讲,以声传情:这两段最难读、难懂。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文章的意思。指名读,范读,全班再读,指名读。 师:(非常动情地)还能让他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的叹息里。像这位同学读得这么感人,也就够了,不要讲了,一切意思都在朗读里。

[由于时代的隔膜和阅历的差异,小学生对这一段的描写是很难理解的,于老师一没有正面讲,而是以声传情,引起共鸣] 2)对第一段最后一句的朗读一唱三叹:

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投影:我呆呆的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范读。齐读。


10节:

鲁迅逝世以后,周晔听女佣阿三讲了一件事,指名读。 11段:齐读。

教师板书“别人”,单指阿三吗?讲解鲁迅为中国儿童翻译《表》和《小约翰》再想想鲁迅关心的仅是周晔吗? 读写结合,理解“饱经风霜”:师:我突然发现“饱经风霜”没讲。请大家想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个开头:那车夫才三十多岁—— 生写

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8443adbb68a98270fefa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