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案

2023-04-05 06:0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拼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立体,图形,认识,年级

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的相关要求,学生在分类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变任何区别这些图形。

2.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2、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3、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3.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基本的物体形状,更清楚的了解物体的名称。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述: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评价方式设置: 目标1:表现性评价 目标2:目的性评价 目标3:讨论性评价 二、学习过程预设

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

问题1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



评价标准



提示



目标1

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问题2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问题1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让学生把形



状相同的物



体放在一起,



教师巡视。



学生可能回 答可分成这

样几组:一组 是长长方方

问题2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

的;一组是四

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

四方方的;

柱和球的概念,

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问题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长方体:是长 长方方的,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

问题2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四方方的,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平平的面。 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柱:是直 直的,上下一

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问题: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目标3







目标2



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三、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八第一题和第二题

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根据课标的相关要求,学生在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2.教材分析:在学生自己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把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把四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另一个长方体或者其他几何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

3.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立体图形之后,通过拼接图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cb49ca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