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研究综述建安风骨名词解释[修改版]

2022-12-27 05:0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研究综述建安风骨名词解释[修改版]》,欢迎阅读!
建安风骨,名词解释,综述,改版,以来

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渐趋明确和集中,80年代以来对建安风骨的研究依旧有增无减。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一、“建安风骨”的内涵;二、“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与美学风格;三、“建安风骨”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建安风骨 内涵 美学风格 成因

“建安风骨”是后人对建安文学特别是诗歌特点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关于建安文化的研究必定要谈到“建安风骨”这一文学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建安风骨”有一个明晰的整体性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对建安风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安风骨”的内涵

何谓“建安风骨”?它的内涵是研究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风骨一词最初广泛地用于人物品鉴,指人的风神、骨相。《论衡》《人物志》常用“骨法”“骨相”等概念品评人物;《世说新语》评价人物时常用“风姿特秀”“风期高亮”等词语。后来风骨的概念被引入文艺评论,较著名的是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这里,风骨成为对绘画的美学要求,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综合运用。直至刘勰,风骨才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心雕龙·风骨》指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峰清焉”[1]p513。风骨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对文学作品内容情志和文辞两方面的美学要求。而以“建安风骨”评价建安文学则始于宋代的严羽,他从高古着眼,以建安风骨评价汉魏文学混沌的气象。此后,“建安风骨”的概念,聚讼纷纭。

总体看来,八九十年代有关“建安风骨”的讨论,较多地侧重在其概念中内容和形式的辨析这一层面。进入21世纪,学者们则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建安风骨”的概念范畴上,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见解。关于“建安风骨”的内涵,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1.内容形式统一说。胡国瑞在80年代最早提出此观点,认为“建安风骨”以“直抒对现实的激情而以准确、朴实、明朗的言辞表达出来,使内容和形式有和谐的统一性”[2]p3)作为建安风骨的实质。陈飞之认为:‘风’就是情思,‘骨’就是辞意。[3]孙敏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稍有新意,认为“建安文学‘力’的文学,就是指建安文学作品中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与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相结合所产生的对读者强烈的感染力和对作品本身强劲的聚合力”“建安文学作品中这种‘力’的美学特征、这种‘力之美’的风貌,就是通常所说的‘建安风骨’[4]。沈季林在《“建安风骨”简论》中说:“所谓‘风骨’,是以端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昂扬爽朗的情思,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它既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包括文章的语言形式,更强调文章感化教育的社会功能”[5] 2.艺术风格说。这个观点最早由王运熙提出和阐述,他认为“风是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是指作品的语言质朴而劲健有力,风骨合起来,是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既然是指作品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那么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时代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6]p108。王少良在对刘勰、钟嵘观点阐述的基础上,认为“‘建安风骨’的原始意义,并不像今人所理解的那样反映出固定形态的生活内容,而是由现实生活所感发、所抽象和虚化出来的审美观念”[7]。刘涛也认为“建安风骨是建安时期的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风指思想内容,刚健质朴;骨指艺术风格,激昂慷慨,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基调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8]。彭文良、木斋极为赞同王运熙的看法,认为“‘风’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强烈情感状态,‘骨’则指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状态”[9],二者有着丰富的内涵层次。

3.综合特色说。80年代初,周振甫认为“建安风骨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加上建安作家的慷慨报国的壮志豪情;慷慨人气,磊落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结言端直,意气骏爽,构成刚建的风格,可以翰飞戾天,骨劲气猛,使风清骨骏,篇体光滑。再加上它继承了风雅楚骚和乐府诗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建安风骨”[10],这种观点被学者们命之为“综合特色”说。常振国非常赞同周振甫对“建安风骨”的研究,但认为 ‘建安风骨’与‘建安文学的风格’是种属关系,‘建安风骨’


只是‘建安文学风格’中的一种风格,而绝不能囊括建安文学各式各样的多种风格”[11] 4.创作精神说。王许林、徐林英则对王运熙的艺术风格说”和周振甫的“综合特色说”都提出了质疑。关于王运熙的“艺术风格说”,王、徐二人与之不同的看法主要在于,认为“风骨”和“艺术风格”是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风骨’是刘勰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出发,在审美评价上所提出的一个理想标准,它的侧重点在于创作的基本规律,在于作品本身的存在价值及其包含的社会意义,而不是指作家艺术造诣的深浅或创作个性的差异,即艺术风格问题。‘风骨’可以说是决定作品艺术风格的一个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但本身不是一种风格……搞清‘风骨’不等于艺术风格,以这个不可靠的前提去推论‘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时代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自然也不能成立了”[12]。至于周振甫的“综合特色说”王、徐则认为“像‘综合特色’这样既讲思想,又讲形式,还讲诗骚传统,面面俱到,固然与‘建安风骨’的内容有相通之处,但势必造成兼容并包太多、太杂、使人不能得其要领,实际上也掩盖、抹煞了‘建安风骨’的主要特性和精神实质,把它弄成一个四平八稳、缺少针对性的平庸概念了”[13]。在此质疑的基础上,王、徐二人认为“‘建安风骨’内涵的主要所指,应该是在建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由建安诗人在反映生活和时代面貌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勇于直面人生、强烈抒写理想的创作态度、创作激情和总的创作倾向,它表现于思想内容是深广的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于情感基调是悲凉哀怨与慷慨磊落的交织,由此并决定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的艺术特色……简言之,即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精神”[14]。吴雪云认为“‘风骨’和‘建安风骨’都是就创作的艺术方法而言的”‘建安风骨’是建安诗歌情与志的综合体现……‘情’即建安诗歌当中的慷慨激昂之情……‘志’即是指建安诗人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工业意识与英雄意识”[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2162fc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