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读后感

2022-04-24 04:1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梨花颂》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梨花

《梨花颂》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的《梨花颂》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梅寒的《梨花颂》,一开篇就借京剧《大唐贵妃》的唱词,把舞台的戏剧和戏剧人生完美的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气氛。主人公梨花的命运轨迹,也在这唱词和柔美的唱腔中清晰地往前延伸。

这是一段古老的爱情故事。

“梨花是春山的姐姐,也是春山娘死前给他定下的媳妇。”在春山家生活跌入低谷时,她挑起了整个家庭的担子。她吃苦耐劳,供在戏校学习的春山完成学业,把爱情

无怨无悔的献给了他。面对春山心的游移,她一夜白头。我们仿佛看到,一段真挚的感情在失衡中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令人叹惋。爱情本是男女双方共同建设的家园,任何一种失衡都会使其变为两条平行的铁轨,没有交集。生活的艺术,既是物质水平,认知水平的平衡,也是感情的平衡。失衡,则意味着失落痛苦,梨花与青山都是痛苦的承载者。付出青春与汗水的梨花,得不到自己的


爱,天平的失衡使其一夜白头。只有感恩不是爱情,尊敬也不是爱情,付出爱情的春山,维系的是一种良心与报答,就算在一起生活,这其中的苦涩会在意料之中。

梨花没有错。春山就有错吗?

梨花春山式的爱情,是中 ___爱情缩影,古老的令人清醒。

中国的女性,勤劳,隐忍,全身心投入对家,对丈夫的爱,这有利于婚姻的稳固,但未必是爱情的温床。这源于中国的.婚姻文化。由于封建文化的影响,男尊女卑

夫为妻纲,三从四德之类的观念很能满足男性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再加以男权社会,社会舞台几乎没有给女性留下说台词的时空,男子站在高高的山巅,女人行走在在幽深的峡谷成为社会的共识,女性是承担者的同时又同时又必须是依附者,做小鸟依人的女子,总是男性找到自己保护者的伟大感。中国有神女峰,望夫石,这些美丽的传说便是及有力的论证。当然,中国式的婚姻爱情,忠贞内敛,含蓄淡泊,承载着中国人丰富的心理内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但“恩“”爱”不分,也让爱情的当事人付出了沉重的人生代价。


爱情需要守恒,如此才能保持应有的温度与鲜度。“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在《神女峰》如是描述;“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在《致橡树》中这样为爱宣言。

小小说《梨花颂》以代表传统文化的京腔京韵开头,又以”我那天长地久的挚爱,我那无法倾诉的知音“结尾,余音绕梁,给人留下的思考是穿越时空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40eb4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