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寒食)教案

2022-03-21 02:16: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寒食)教案》,欢迎阅读!
古诗,下册,教案,语文,年级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 古诗三首

寒食

1.会写“御、暮”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生双边活动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 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知诗人,解诗题。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的前1~2,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步骤

个体设计



一、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1.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暮”的意思。

2.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再读诗句,画出停顿、重音。 二、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查字典、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清明节1~2,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

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

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板书:飞花御柳)

2.“飞花”是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

①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句。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板书:蜡烛轻烟)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2.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诗人对




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巩固 练习 教学 反思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背诵古诗《寒食》

古诗三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6d0ea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