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日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2022-12-06 11:5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高职日语教学的几点建议》,欢迎阅读!
日语,高职,建议,教学

对高职日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中日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语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各高职院校也抓住这一机遇纷纷开设日语专业。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日语人才,是目前高职日语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从高职日语类专业的独特性出发,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日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日语;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加剧,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日语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所有日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 一、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即使是在升格后也难免会受到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如单词、语法等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日语教师面对日语教学要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成对学生日语基础知识的教授及日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真正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判断高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能否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 1.课内实践教学

对零起点的日语学生,首先必须教授其掌握基础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这样一个知识的储备过程也就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对此,要求教师对教材灵活处理及应用,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讲解语法知识要突出重点,不一定按教材的编排全盘讲解。比如目前所用的基础日语教材就将一部分单词的用法划分到了语法部分,按这种方式来讲解就太耗费时间,有些知识可以点到为止,不需要扩展开来,留下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另外,也可以节省出时间来创设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要及时的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就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教材里面的《家族》一课,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对话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人,包括工作、兴趣、特长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到本课出现的语法、重点单词,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长期坚持便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每天的日语值日报告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每天上课的前5 分钟,由一名学生用日语向大家讲述一段内容,可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日本的风土人情等,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可以参考资料。报告时尽量不看稿子,做完报告以后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和在场同学进行互动。每天一位同学,按照学号轮流发言。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开口说日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外实践教学

日语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外语氛围,有利于学生练习口语,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开阔视野,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动画片配音比赛、日语诗文朗诵、日语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日语,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有很多人对日本有抵触情绪,不喜欢日本人,不喜欢日本的语言、文化。开学初,就学习日语的动机在新生班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进入日语系并非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主动选择的,有诸如以下一些原因:对日本动漫、文化等感兴趣;日本是经济强国,进日资企业工作收入较高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源泉,尤其是对零起点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教师用诱发、引导的方法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让学生们了解日本,走进日本,对学习日语真正产生兴趣,积极主动、愉快轻松的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需要具备良好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一次闭卷考试占80%,平时表现占20%,这样并不能突出学生平时的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改变这种近似于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既要注重期末闭卷考试,也要注重学生在平时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即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出勤、作业、阶段性测试、课堂活动表现以及实训完成情况给出成绩。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卷面考核成绩。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能更科学、更客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

要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对高职日语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尚不合理,整个教学团队偏年轻化,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学习。

总之,高职日语教学要改变语言学习枯燥乏味的状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积极参加到所有教学环节中来。 参考文献:

[1]张爱华.浅谈课内实践教学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9.

[2]郑佳.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探讨[J].文化教育·中旬版,201011.

[3]苏宝芳,曹志清.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8. [4]孟祥梅等.职业院校日语教学质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9,(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92fa9b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