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徒弟助人不要报酬_孔子徒弟子贡的事迹

2024-01-13 10:2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子徒弟助人不要报酬_孔子徒弟子贡的事迹》,欢迎阅读!
孔子,助人,徒弟,报酬,事迹

孔子徒弟助人不要报酬_孔子徒弟子贡的事迹

孔子徒弟助人不要报酬,这里的徒弟指的就是子贡了,为什么不要报酬呢?看完子贡赎奴的故事你就知道了。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徒弟助人不要报酬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贡赎奴的故事

春秋的时候,鲁国有法律,只要是鲁国的人碰到同胞在别的国家作为奴隶,可以出钱赎回来,然后再根据凭条来向国家索要赔偿,国家会给他们全额赔偿。有这个法律后就有很多人赎回自己的同胞,让很多人能够重返自己的祖国。

子贡是孔子的门生,很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所以特别有钱,子贡赎回来了很多同胞,但是却不想要赔偿,当着大家的面撕掉凭条,想要分担国家的负担,他这个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有义气的,但是孔子听说了之后却大发雷霆,想要把子贡赶出去。

孔子是这样说的,子贡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会让很多人不再赎回奴隶了,你有钱不想要赔偿金,但是其他人没有钱,他们如果要赔偿金的话,别人就会和你对比看不起他们,也就破坏了法律。

孔子觉得子贡这样做把义气给上升了一个高度,也就是说把道德标准升高了,即使有钱的人想要赎回同胞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撕掉凭条不要钱呢,可是撕掉自己就会失去这笔钱。如果不撕掉,肯定会被人说自己不够慷慨,会受到鄙视。但是自己不出钱赎回仆人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和烦恼了。以后赎人的人就会更少了。

孔子认为,这条法律是一个善意的法律,会让愿意做善事的人越来越多的,子贡的做法是把义气和利益对立起来了,所以相反是恶行,让很多人不能回到故乡。 孔子徒弟子贡的事迹

子贡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后人都称他为黎公或者黎侯。子贡学问好,办事能力强,曾经在鲁国当过官,子贡除了当过官还是个商人。在子贡身上也有很多的故事。

那时鲁国制定了一道国法,说的是假如鲁国的人在其他国家看见自


己国家的人被人买卖,如果他们愿意出钱把人赎出来,那么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国家的君王就会给他们奖励。子贡他是一个商人,他从其他国家买来了很多的鲁国人,但是却没有接受国家对他的奖励。子贡认为他自己很有钱压根不需要国家的奖励,子贡自愿为自己国家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孔子却骂了子贡。说子贡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种做法祸害了很多的鲁国人。

孔子说:“世界上很多的事都逃不开义、利二字,鲁国的国法,是希望大家心中要有义,只要大家看见自己的同胞被人买卖都能伸出双手拉一把落难的同胞,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好事,事后君王就会给他奖励,让做了好事的人不用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这样做好事的人就会更多了。”子贡听完这才发现自己错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自从子贡赎回了很多鲁国人不要奖励后,很多人去到其他国家看见自己的同胞被买卖都装作视而不见。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赎回同胞向国家要奖励就会被人唾骂和嘲笑,所以导致很多鲁国人回不到自己的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b93ea9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