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2022-07-22 03: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化学性质,反思,年级,化学,金属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一、教材处理: “顾后”与“瞻前”

由于我市现用化学教材为沪教版新课程,这套教材我市已使用五年了。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是被编写在上册课本第五章第一节《金属与矿物》中,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运用”则编写在下册课本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第二部分盐的知识中。不同于人教版新课程化学教材的编写顺序和编写内容,将这三部分内容都编写在下册课本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当我们选择上人教版,定下课题为《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无疑对我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挑战。因为教材的不熟悉,所以首先我需要阅读教材,然后分析处理教材。通过“顾后”、“瞻前”等方法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序”。

(一)“顾后”处理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1.疑点适当后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概念中“活动性”的理解与运用在学习时不妨放一放,待“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之后,再对“金属活动性”加以理解深化,并为学习本单元的第三课题《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埋下知识铺垫。

2.方法及时介绍。及时介绍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裨益。当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接触到化学实验时,教师就会把实验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首先观察反应物的色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色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的养成也极为有利。当学生第一次动手完成实验时,教师就会把基本操作技能规范的传授给学生,这又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独立实验设计和操作解决问题有益。

(二)“瞻前”处理

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翻阅人教版上册教材会发现已有几处涉及金属化学性质的内容:如P30铝箔的燃烧;P38铁丝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对比;P91镁带的燃

;P63拓展性课题氢气的学习,了解用部分金属与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P88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预复习,进行恰当的“瞻前”处


1.释疑性“瞻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是处理教材时进行释疑性“瞻前”的根本保证。如学习金属化学性质时,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等反应产生氢气呢?释疑性“瞻前”,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给学生带来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悦。

2.辨析性“瞻前”。辨析性“瞻前”是一种集可能性、必要性于一体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如学习过铝、铁、镁等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为何不同金属反映时的剧烈程度不同,并且相同金属在空气和氧气不同条件下反应也有所不同呢? 3.串联性“瞻前”。 通过温故而知新,大胆猜想与假设,通过科学探究归纳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分析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串联性“瞻前”处理得好,能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山越攀越高,路越走越险”的良好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为他们增添学好化学的动力。

4.并网性“瞻前”。教材中分散着许多化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者要注意将这些“散兵游勇”及时归类,形成网络。如将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金属的活动性,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排列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知识点并网。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教材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统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顾后”与“瞻前”是对义务教材进行处理的两种方法。处理教材时,教者既要能“顾后”,又要能“瞻前”,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学生认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本节内容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比较归纳等,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同时,实验探究在本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并积极探求中一步步揭开金属有关性质的面纱。不仅使重点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的知识得以落实,并把难点通过实验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做到了深入浅出。

总之,对几种金属采用横向比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第一次尝试,从实践来看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编排方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模拟微观反应的实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加深印象,同时在学生探究实验结束后,再利用微机进行分析总结,效果显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了知识,又观看了动画,还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既有学生探究活动,又有动画模拟,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还穿插着问题的解决,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有一些知识完成的比较仓促,不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将其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探究活动时,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时的课堂秩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772626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