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狼爸”“鹰爸”的家庭教育方式需冷静看待

2023-01-06 22:0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虎妈”“狼爸”“鹰爸”的家庭教育方式需冷静看待》,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看待,冷静,方式

“虎妈”“狼爸”“鹰爸”的家庭教育方式需冷静看待



有关媒体报道,2012年除夕,北京时间晚上21:30美国纽约时间早晨8:30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父亲与之沟通并经过三十分钟的热身慢跑后,脱掉自己的内外衣裤,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裸身快速地跑入美国纽约法拉盛大雪飘飞的大街,而当天清晨的室外最低气温达-13℃,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只有小男孩在足足有8英寸厚的雪地里跑步。从网上的视频可以看到,跑步大约持续了5分多钟。开始的时候,小家伙可能是感觉冷,一边追着镜头跑,一边带着哭腔跟爸爸要“抱抱”,不想再跑了,这时小家伙的头上已经落满了雪花。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小家伙在雪地上做了个俯卧撑才结束了这次跑步,起来后身体上沾了不少雪。

春节过后,这段视频被孩子的家人放到了网上,4岁“裸跑弟”迅速引来了网民的关注而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数就高达几十万。据悉,27日,通过测试,这个才4岁的小男孩进入南京某小学一年级读书。

这个小男孩乳名多多,本名何宜德,20082月出生,户籍在南京。他的父亲何先生是南京一名企业家。何先生说,自己40岁才得到这么个宝贝儿子,却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经过家庭和医院方面两个月的努力,小多多才出院回家。回家后,曾经做过教师的何先生决定为儿子制定一系“凶狠”教育计划,让他健康长大。据何先生介绍:前有“狼爸”“虎妈”自己则要当个“鹰爸”,而所谓“鹰爸”,就是自己要像鹰妈妈一样,“狠心”地去教育培养孩子。幼鹰在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在往谷底坠落时,为了免于被摔,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这样幼鹰也就学会了基本的本领——飞翔。何先生强调,教育孩子,不能老用熊教育如果父母像熊一样每天将孩子们搂在怀里,就会压制他们的理想和愿望,消磨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变得懒散而缺乏斗志,也就体验不到生活和人生的乐趣了。

何先生的“鹰式”家庭教育很自然地让人们把它与此前的“虎妈”“狼爸”联系起来。而人们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理念、人生理想等的不同,“虎妈”“狼爸”“鹰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自然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在笔者看来,对“虎妈”“狼爸”“鹰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其教育“成果”,应该冷静看待,一味地赞赏、羡慕或者批判、否定都是不足取的。

首先,无论是“虎妈”“狼爸”还是“鹰爸”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有特定的家庭背景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结果——只是阶段性的结果——上来看,虽然都是成功的(客观地说,只能算是阶段性的初步的成功,离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但都只是个例,都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家庭背景、孩子的现实情况,盲目模仿,则可能会使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入歧途,进而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尽管“虎妈”“狼爸”“鹰爸”们的出发点都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尤其是成才,并且他们的“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虎妈”蔡美儿),“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棍棒底下出才子”、“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狼爸”萧百佑)教育方式把子女送入了大学而且是名校,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他们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再打再骂再狠,恐怕也难以奏效,


不仅不能奏效,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会摧残孩子的身心,甚至把孩子逼上绝路。

其次,“虎妈”“狼爸”“鹰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狠”了点儿,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的。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凶狠”做法,都是以对孩子的爱为前提的。“凶狠”只是手段或途径,并且都有相应的辅助措施,并不是随意地无限度地对孩子凶狠。当前,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子女,许多家庭甚至是四个、六个乃至更多个大人看着一个孩子,因而对孩子疼爱有加,以至于把孩子顶在头上怕摔着、含有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漏了,对孩子百般呵护,百依百顺,致使孩子不仅在成长过程中远离了困难的磨练和挫折的考验,而且养成了任性使气、说一不二的霸气,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傲气,稍遇困难就止步不前、畏惧退缩懦气等不良习气。近年来,不时见诸各种新闻媒体的有关溺爱孩子而酿成的悲剧,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反省和认真对待。

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溺爱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俗话说:“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正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更应该严格地教育他(她),培养他(她),使他(她)成人成才。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放纵孩子,则不仅不是爱他(她),而且还是在害他(她)。

做为教师,做为班主任,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你们的一言一行、你们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们父母的言行和作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你们就是二十几年前的你们的父母。确实,从学生的身上就可以想见他们的父母当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幼年、童年时期对他们的教育那些在幼年、童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后的各方面的表现往往都很优秀,即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起码不会有明显的不良习惯,更不会有什么恶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父母没教育好或者连父母都教育不好的学生,我们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也无能为力。也许会有父母教育不好、教育不了的学生,我们老师能把他们引向正途、成人成才的,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学生不会多。因此,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适度的严格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对“虎妈”“狼爸”“鹰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成功,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上,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身为教师,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成为人上人,而不惜辱骂、体罚或者用金钱、物质进行奖励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诚然,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父母不想像“虎妈”“狼爸”“鹰爸”们一样让自己的孩子成才,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太急功近利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而无所不用其极,则可能希望越大就失望越大。名牌大学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所,每年的招生数额有限,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个基础和实力去争取到这样的机会,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客观地来判断。“虎妈”“狼爸”通过严格的管教,把自己的孩子送入了名牌大学,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算是取得了成功。但他们的成功,是有前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难以复制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做为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还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地模仿、攀比。子女能够成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当然更好;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可能,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堂堂正正的人,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641d027e21af45b307a8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