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一

2022-04-02 22:01: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一》,欢迎阅读!
课时,反思,给予,教学,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一

| By: dongfudi ] 在区教研室专家领导的指点下,《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顺利完成,课后,心情比较激动,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教学中顺着故事的情节通过媒体特别是老师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透过字词感受语言,从语言中品味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使训练情境的创设比较自然。果第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再展开一些,与具体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则更显自然。 2、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的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如学习课文611小节时,我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解读课文:引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情境;再自由读课文,使学生理解内容保罗为什么想错了;默读课文,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把读书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加以提升。3、课前精心充分的预设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造就了课堂细节的精彩。课前,我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精心设计,每一个过渡、小结,每一个问题的呈现,每一次板书……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并且设想了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老师的应对。课上,我则放开教学设计,充分地关注学生,灵活调整,努力使每一个环节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规范的语文训练。4音乐的渲染使学生、教师、文本紧紧相连。在保罗亲眼看到小男孩背着脚有残疾的小弟弟出来,亲耳听到小男孩那充满深情的话语时,保罗再一次感到自己想错了,被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和小男孩兄弟俩共度这不寻常的夜晚。这时,我播放一曲马斯奈的《沉思曲》,那沉静而又悠远、舒缓又不失激昂的旋律伴着老师的深情朗读,无需更多的语言,学生的思绪已跟随着保罗的心理一起在升华。这时,再让学生说说保罗会想写什么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那段节奏明快、愉悦的曲子似乎正诉说着保罗在那个难忘的圣诞之夜的心情,同时也正把这予的快乐轻轻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5如果把第四个环节中的想象练说换成想象练笔,学生动手写一写,也许对于学生思维的深度、文本主题的理解会更有效一些。 ————草千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7d0bc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