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说课稿

2022-03-26 02:4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辕北辙》说课稿》,欢迎阅读!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学情

《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学习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课文用对话形式叙述,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文体短小精悍,叙述生动,三年级学生已学习并了解了寓言这一文章体裁,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较好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B、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C、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三、说教学理念

三年级是个特殊时期,由低段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阅读阶段的过渡时期。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我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重视字词学习 虽说字词的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进行个别难写、难认的字进行辅导。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怎样学习寓言的方法, 让学生以后在自学中也可以有方法可循。在理解字词中,理解“辕”和“辙”学生是通过查字典理解的,抓住课文南辕北辙的那个人的心理了解寓意。

3、在《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这点,我让学生小组内竞赛看谁读得最好,从而尊重学




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力争本课教学中体现由“师教生学”转变为“师生互学”“生生互学”“传授知识”向“促进学习”转变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的表扬鼓励,用使学生对学习寓言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我设计当导演,当演员这样让学生喜欢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用尝试给人物加上动作、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谁说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那这则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赶快学习吧!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

3.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67d7ff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