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盲人摸象

2022-05-19 11: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盲人摸象》,欢迎阅读!
盲人摸象

星期

课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13、盲人摸象

1. 认识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

教学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目标

4.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不能只看到事物

的某一方面,就妄下结论,要全面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1. 学会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关键 2. 懂得“盲人摸象” 这个成语的意思,体会要从全局把握来认识事物的道理。 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并把句子读通,字音读准。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受。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预设调整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能不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

可是有几位盲人,他们没见过大象,也很 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于是,他们就用手去 摸大象,他们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 1)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的?

3)和同学交流你读文后得到的启示。 2. 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 3.再读课文

4. 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多 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 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 子一个样!

5.再次检查生字。

指名认读。

根据学习要求自读课文,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一读,再由同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文,检查读通、读准课文的情况。 互相评议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

2)盲人们摸到的大象分别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生字词,然后集体读

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再读。


星期

子。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

2. 朗读第二自然段 1)填表(每组一张) 人物

摸的部位 得出结论



第一个盲人 第二个盲人 第三个盲人 第四个盲人

1. 自读课文,把四个盲人认为象的样子读朗读课文,并画出相关句

2你能用“大象的„„像„„”说一句

像„„”来说话。 话吗?

3.学习提示: 小组读第三自然段。

画出牵象人说的话,读一读。



小组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盲人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他们错在哪儿里?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哲理。 4.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如果你面对那几个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自由发言。 什么呢?

五、课下练习表演课本剧。



在学生练习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练习表演 导,帮助学生编演。



一、表演课本剧。

要求:课前充分准备,有角色分工, 能补充部分台词,表情生动,形象。最 好能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理解,加入自 己再创作的内容。

提示:关注前期准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有故事情节,又

要表现出人物特点,突出人物性格,进而彰显 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不要让表演泛化,

流于形式。



第二课时

1. 工,练习合作表演。

2. 以小组在班上进行表演。

3. 同学互评。


星期



观察后全班交流观察的结果,充分了解生字的书写方

二、指导生字书写。

1.请你仔细观察,看看你能观察到最细微的地方吗?从字的占格和部首变化来看。

重点指导“象”的第六笔撇;“错”的金字法。

旁;“争”的哪一笔最长。 2. 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

描红、仿写。 握笔姿势。

3.给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给一个词,然后说

一句话。

三、学后总结。 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交流总结,自由发言。

1、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堂练习

3、描红、仿写生字。 4、表演课本剧。 1、排演课本剧练习。

作业 2、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3、完成练习册的习题。

板书设计 13、盲人摸象

身子——一堵墙

牙齿——棍子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看 ——柱子 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尾巴——绳子

课后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0724a96c85ec3a87c2c5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