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2022-10-27 14:0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诗词

品读李贺《雁门太守行》的色彩描绘

一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本文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通过学习诗歌和古文,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提高阅读诗歌和古文的能力。唐朝诗人李贺笔下的《雁门太守行》,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激烈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诗中所写的战争场景有距离,因此学生在理解方面有难度。 教学目标:

1、品读诗句中带有色彩的词语,体会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 2、提高学生从品析词语入手去鉴赏诗歌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3、领悟李贺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品读诗句中奇谲的色彩词语,品味意象和意境,体会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

2、提高学生从品析词语入手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板块一 电影导入,寻画面 (一)视频引入,塑造情境

1、播放《长津湖》片段视频: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2、学生举手反馈。


(二)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1、问题驱动:如果你要创作一幅画来讲述一场战争,你会选择哪些景象呢? 2、学生自由表达。

3、我们来看看“长吉鬼才”李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面的? 板块二 依托文本,品“色彩” (一)初读文本,寻找意象 1、学生齐声朗读诗歌。 2、思考李贺选择了哪些景象? 3、学生自由谈论。 (二)细读文本,品析色彩

1、思考探究第二题写到“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2、李贺描绘这个战争场面时,用到了哪些颜色?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黑,金,燕脂,紫,红,黄金

3、这些是显性的色彩词,还有隐性的色彩词。 秋色,霜,玉龙

4、请大家将这些颜色分类: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 冷色调:黑,秋色,紫,霜

暖色调:金,燕脂,红,黄金,玉龙

5、诗人是怎样随心所欲地泼洒着颜料色彩,用奇妙的色彩搭配,创造奇谲的边疆战场的呢?让我们循着这些颜色,走进李贺的内心世界。

请任选一句或两句,紧紧抓住颜色,结合意象,思考: 这个色彩意象,我想象到战场上 ;我从中感受到了 学生思考批注。 小组合作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2e21ed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