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

2022-12-28 07: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欢迎阅读!
国家,中国,利益,形象,战略

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Strategy of Chinese National Imag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 分页下载 分章下载 整本下载 在线阅读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如阅读时文献显示异常,请下载并安装新版CAJ阅读器。 【作者】刘艳房

【导师】张骥

【作者基本信息】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博士

【摘要】 国家形象属于国家软权力的范畴,是国家的文化表现形态,代表着国家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诉求。国家形象也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对“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方面,通过对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战略、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丰富了国家形象及国家形象战略理论,同时也为国家利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现实意义方,加强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对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来说意义深远。第一,通过实施国家形象战略可以构筑与其他国家的互信机制,赢得良好的国家信誉和国际社会认同。第二,面对“中国威胁论”的挑战,实施国家形象战略,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揭穿西方国家的“妖魔化”宣传,赢得世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第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历史演进的研究,总结了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改进、调整,并使之整体化、系统化提供对策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分两条路径来进行,一是理论研究路径。从理论上对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战略、中国国家形象...更多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进行研究和探索,丰富国家形象战略理论;二是实践研究路径。从实践上分析建国以来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历史演进,并总结经验教训。重点研究和探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实施国家形象战略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实践,分析当前中国实施国家形象战略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应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国家形象战略对国家利益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通过实施国家形象战略有效地维护和拓展了中国国家利益;,当今中国已迎来实施国家形象战略维护国家利益的黄金时期。导论和前二章主要是进行理论探索。导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及学术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对国家形象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包括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性质和特征等问题。关于国家形象的概念,学者们在界定时都带有鲜明的专业特点。传播学者侧重运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理论对国家形象来界定。国际关系学者侧重运用权力、利益、威望、声誉等理论来对国家形象进行解释。国家形象概念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物质基础、政治制度、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等。一国的国家形象是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和整合的结果,是一种综合体现,只是有时在一定的历史或特定时期某一要素占据主导而表现为国际社会所认知的某一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⑴客观性,⑵主观性,⑶复杂性,⑷历史性,⑸稳定性,⑹民族性。其次对国家形象战略进行了研究,对国家形象战略概念进行解释和定义,即国家形象战略是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手段来调动、挖掘、协调、整合各种战略资源来追求和塑造国家理想形象的科学艺术。认为,国家形象战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国家形象战略资源、国家形象战略实施、国家形象战略效果评估。国家形象战略资源是国家形象战略的基础,战略资源决定着国家形象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和成败,国家形象战略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又包括国家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外


部资源主要指的是国家所处的外部环境。国家形象战略实施包括三个重要环节,即国家身份定位、国家形象战略目标确定和国家形象战略手段运用。国家形象战略效果评估,是国家形象战略的重要环节,根据战略效果评估的反馈,可以对国家形象战略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调整,使国家形象战略的实施更加符合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形象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形象战略是相对属于次一级层面的国家战略,像国家的军事战略、安全战略、经济战略、文化战略等一样从属于国家战略,是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按照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国家形象战略就是国家与其他行为体之间以及国际体系之间建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的过程。第二章论述国家形象战略和国家利益的相关性问题。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实施国家形象战略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安全利益。在政治利益方面:国家形象战略是维护和巩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政治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可以赢得国际威望,提高国际地位;在经济利益方面:国家形象战略可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投资;在文化利益方面:国家形象战略可以提高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和“免疫力”;在安全利益方面:国家形象战略有助于构筑安全互信机制缓解安全困境,可以有效地维护国家的非传统安全。第三章、第四章是关于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的实践研究。本文认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虽然没有制定专门政策和文件来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但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忽视国家形象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树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形象,在维护和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三章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以前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维护国家利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后期。中国在毛泽东国家形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先后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反帝反修”“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划分等的战略方针。树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和不畏霸权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改革开放至80年代后期。中国在邓小平国家形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先后采取了“独立自主、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树立了和平、发展、合作的中国形象和改革开放的中国形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21世纪初。中国在江泽民国家形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先后采取了“伙伴外交”“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战略方针。树立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好伙伴的国家形象和走向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自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中国的国家形象战略是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变化而调整,并经历了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为十六大以后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的理论与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都赋予了新的内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中国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战略理念,确定以“新国际主义”为依托的战略目标。积极调动各种战略资源,统筹运用各种战略手段,积极实施了国家形象战略。主要是:通过政治手段树立了和平、和谐、负责任的民主政治国家形象;通过经济手段树立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和绿色经济国家形象;通过文化手段树立优秀的中国文化形象;通过外交手段来塑造中国人的良好形象;通过传播手段来塑造和展示中国的整体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战略取得了显著效果,极大地维护和拓展了中国国家利益。政治利益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秩序做出了贡献,对于帮助中国政府反对“台独”,打压“台独”势力活动空间都起到了重大作用。经济利益方面。通过国家形象战略的实施,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商品出口结构不断呈现上台阶的良好态势,经济利益收益明显。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能力不断在攀升。文化利益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7347d4ad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