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三风古楼

2023-03-12 03:0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韶关三风古楼》,欢迎阅读!
古楼,韶关,三风



说起韶关市区内的古建筑,能如数家珍的人恐怕不多了,但还挂在老一辈人嘴边的,便是这三风古楼了。

三风古楼是指风度楼、风采楼和风烈楼。其中,风度楼和风采楼与韶关的两个名人张九龄和余靖有关,即人们常说的九龄风度余靖风采。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三风古楼中,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只有风采楼了。

先说风度楼。风度楼遗址在今风采路与风度路的十字路口交汇处,与风采楼相距不远。风度楼初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190年),为木楼结构建筑,是当时的韶州郡守许申为张文献公入史册而动工建成的,其楼名则来自于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用人必问风度如九龄否这个典故。风度楼经历过历史上的变迁和兴废,至康熙奎亥年间(1683年),由韶州郡守唐尧宗重修。此次重修规模较大,易木为石(将木楼建筑改为砖石结构),坚固壮丽,成为当时韶州最好的建筑。此后,风度楼又曾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二年(1863年)和民国七年(1918年)先后多次重修。

一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拓宽马路的需要,风度楼才被拆除。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风度楼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惜刚建成首层,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建,但风度楼一直保存到新中国诞生。文革期间,风度楼曾改称为红星楼1968年,由于妨碍交通和要破四旧,风度楼最终未能逃脱被拆除的厄运。

风采楼位于市区风采路东端,为明弘治十年(1497年),当时的韶州大守钱镛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据说,楼名取自余靖的同僚和好友蔡襄赠给他的诗句:为竭良谋献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风采楼曾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和同治二年(1863年)先后多次重修。直到1928年,当时的市政府拆除城墙和扩建马路时,也将风采楼拆除。现在的风采楼是在1934年重建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22米,平面为正方形状。楼面东西两边的匾额风采楼”3个大字,为明代广东著名学者陈献章(白沙)茅书所写。如今,风采楼下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成为韶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 / 2






风烈楼位于市区风度下街(今风度南路)井巷与学士巷交叉口处,原名叫文奎楼。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与风度楼和风采楼相比,风烈楼则逊色多了,外形显得低矮和窄小。文奎楼里供奉着魁星(北斗七星之一,人间称之为文曲星)的神像,常有祈盼金榜题名的文人学士前来烧香参拜。民国七年(1918年),时任粤湘赣边防军务督办兼南韶连道长官李根源,因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止,为勉励后世韶曲诸士,瞻前烈之不磨,思奋兴之有„„”便撤去楼里的魁星神像,改为供奉隋代名将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韶州始兴人)的神像,并将文奎楼更名为风烈楼。但是,更名后的风烈楼也只仅仅存在了17年,终因风烈楼拱形道路短窄,无法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1935年,当曲江大桥建成通车之后,风烈楼也被拆除。风烈楼的遗址大约在如今的浈江旅店附近。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a86850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