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师的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3-01-27 19:01: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师的手教案(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教案,中班,反思,语言,老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师的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活动难点: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灵巧。

()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不能只注重教学的步骤,而没有真正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通过反思,使我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学活动安排,都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通过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实践整理,我感知到了活动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为了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理想,我更要有勇气面对我的失败,努力去改正自己的教学失误,切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达到追求有效教学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a94332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