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2023-01-06 00: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欢迎阅读!
审题,小学生,培养,策略,能力

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设为导学的策略

所谓“设为导学”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停留在肤浅表面的认识时,教师不能把正确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结果,而应该在此处设问,促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由此,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当学生在建立知识的过程中,对一些概念的本质还未能充分认识,或者说还在困惑不解时,教师采取的一些必要设问,常常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知识。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节在课时,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八折一折、剪一剪,探究得出结论了一个结论:圆柱进行获得的长方形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著紧密的关系,阔与圆柱的低也有著紧密的关系。使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圆柱进行获得的长方形的长等同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阔等同于圆柱的高。接着教师再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圆柱进行一定就是长方形吗?是不是特定的情况呢?”学生立即陷于了深思中。在学生猜测、M18x过程中尽早带出“圆柱进行还可以获得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这一结论,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思维也就越加活跃。牛顿说道过,没大胆的悖论,就不能存有了不起的辨认出。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学的主要内容以限量的形式说学生,而是向学生呈现出有关科学知识的反例子。学生通过这些课堂教学例子回去积极探索,回去悖论,从而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质疑争论的.策略

“批评争议”就是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比较模糊不清、难发生错误的地方,教师设计疑点,从而引起学生争议,增进学生对这部分科学知识的认知。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环境的相同/文秘东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大免费!/,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层次和素质的多寡也相同。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生学生对于所学科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认知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容许学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假设和疑点,共同去找寻问题的最佳认知和化解的方法。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在学生简单地认识了长方形的形状及各部分名称后,我并没有着急讲解长方体的棱、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制作,从而引导出长方体棱的特征。就有学生提出:“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每个长方形有4条边,即24条除以2得到12条棱。”这分明是创造性思维在闪光。 三、知本求源的策略

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反之亦然。数学中有许多可逆向的性质和法则,恰当地运用这些可逆性质和法则,可达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比如教学“图形与转换”一课时,既要使学生懂正向描述的意思: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同时,也必须使学生学会逆向描述: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90°、° ……我们必须根据相同科学知识的范围,学生相同的心理水平,实行相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逆向描述数学命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适时沟通的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早鼓励学生对已研习过的科学知识四海串联,相互沟通交流,从而宽广学生的解题思路,培育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必须并使学生学会以获取科学知识的本领,使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回去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例如“小明家计划在10亩地里播种西红柿和白菜。播种面积的比是1∶4。两种蔬菜各播种多少亩?”教师让学生解答和检验后,又引导学生想出两种解法:(1)归一法。10÷(1+4)×4;(2)用方程法。设白菜播种x亩。则西红柿为■x亩,x+■x=10。从而沟通了归一问题、分数应用题、列方程应用题、按比例分配这四种问题之间的联系。 总之,教师精心创设有效率的思维策略,有助于唤起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把握住并有效率化解教材的重点和学生自学的难点,有助于培育学生独立自主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合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同环节的问题实行复述导学、批评争议、逆向思维、尽早沟通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d632da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