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2023-03-12 03:0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蒙古族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欢迎阅读!
蒙古族,风格,建筑,什么

蒙古族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分布的地域都有不同,生活习俗也有不同,在建筑上也会体现一个民族的地域性与智慧,少数民族中的蒙古族看,他们的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特点特色呢?蒙古族建筑上的风格有哪些特点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关于蒙古族建筑特色与风格介绍吧!

蒙古族建筑特色与风格介绍

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创造了方便迁徙的毡包建筑形式,又称蒙古包。

蒙古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斜仁柱,就是北方狩猎部落为了满足抵御严寒及迁徙的需要造的一种可移动式住房,由几十根木杆聚在一起绑扎成圆锥状骨架,外面覆盖上多张兽皮来构成,这是比较原始的居住形式。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代蒙古包风格建筑特色 一、大型公共建筑

如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祠,赛马场,图书馆一类。这样的建筑,以现代手法为主,材料和搭建方法属于大公开公用建筑范畴,无法在民居中应用,没用推广性。

二、旅游建筑

这是目前蒙古族地区数量最多的蒙古族风格建筑,这些建筑为旅游而建,功利性强,缺乏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只是简单的利用了一些民族符号,且旅游建筑大多为夏季旅游而建,没有考虑民居的采光,取暖,保温,家居需要,没有更深层的民族文化元素,显得简单,甚至简陋,不能作为民居成为广大蒙古族群众日常居所加以推广。

三、呼和浩特民族街式的为景观而修的景观型建筑

这此建筑主要为增加城市街道的民族特色而建,由于缺少人文内涵,设计者民族文化修养有限,过于注重表面的修饰,而忽视内在文化的表现,可以应景,而没有真正的民族文化内容。

如果作为独立的民居建筑,要考虑通风、采取、保温、采暖、待客、休息、做饭及家居布习俗等综合用途,甚至要考虑乡村生活是的家畜饲养、侧所、粮仓、柴房、院落整体布局等各方面的需要。甚至还要考虑建材的就地取材等因素,还要考虑到民族审美和日常生活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040645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