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脸谱的起源与种类

2022-08-10 23: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戏曲脸谱的起源与种类》,欢迎阅读!
戏曲脸谱,起源,种类

戏曲脸谱的起源与种类

中国戏曲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 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而脸谱艺术,则是中国戏曲最鲜明的 特色之一。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脸谱是戏曲的一种化妆手段,主要是指涂面化装,粉墨登场, 以塑造戏中某个角色的形象。

远古时,戏曲的幼芽是伴随着祭祀活动中的巫、傩而萌发的,可 以说,巫、傩的假面,就是脸谱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百戏,就有戴 着面具表演的。汉代的角抵百戏中,假面和脸谱已经广泛运用。 《旧唐书》记载,北齐世宗高澄的儿子高长恭,虽然勇敢善战, 却面 如敷粉,唇若施丹,长相俊美像少女一般。他为了威慑敌人,每 出战必戴一副凶狠狰狞的假面。隋唐时,就曾据此编成歌舞《兰陵王入 阵曲》,时称大面戏。当

时来自西域各国的艺人,也有戴面具表演

的。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 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 ……”

从中可以看到假面歌舞的热闹场面。唐代的参军戏已经具备了戏 曲的雏形,脸谱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诗人王建写过一首诗:舞来汗 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戏曲脸谱的起源和种类戏曲脸谱的起源和种 类。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银泥。银泥,应该就是化装所 用的油彩之类。中国的戏剧形式,到宋杂剧开始确立。发轫于开封的宋 杂剧,在表演中采用了粉墨化装艺术,也就是涂面。涂面化装可分为 两类,既俊扮花扮。俊扮又叫素面洁面,花扮又叫 大面。俊扮以演员的本色脸为主,或描眉勾眼,或敷粉施朱, 重在美化;花扮用粉墨改变五官的正常位置,把面目勾画成滑稽诙谐的 样子宋元时期,俊扮、花扮因行当而别,末泥、引戏、装孤、装旦用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13cef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