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

2022-04-12 17:24: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欢迎阅读!
大众,艾滋病,人群,态度,调查



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

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银川市西夏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变化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态度,评估艾滋病项目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居民30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合格问卷300份,比较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08年西夏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3年分别为66%80%90%。俩俩比较χ2分别为16.7834.9723.9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不歧视比例为35.3%3年比例分别8%47%51%2007年、2008年与2006年相比(不歧视)比例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06-2008年西夏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对感染者及患者不歧视态度有逐年提高趋势,但不歧视比例仍不高,需进一步加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目前,银川市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趋势,但如何加强低流行地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措施是做好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程度,营造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氛围。近几年,西夏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随着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开展,在大众人群中进行了广泛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为了解该地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及态度变化情况,更好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2006(基线调查)2007年(年度调查)2008年(中期评估),对银川市西夏区大众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西夏区居住6个月以上,年龄1565岁之间的常住人口,愿意参加问卷调查者。

1.2抽样方法 按照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每次调查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问卷调查25名社区居民。 1.3调查问卷 按照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到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由西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一对一的访谈。

1.4 评分方法 知晓率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指标(8道题答对其中6道题为知晓)进行计算。态度评分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视为不歧视。 1.5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所有调查问卷用EpiInfo3.2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1.1 年龄及性别分布 3次共调查300名大众人群,年龄最小17岁,最大61岁,男性128人,占42.7%;女性172人,占57.3%

2.1.2 婚姻状况 300名大众人群中已婚231人,占77%,未婚63人占21%,离异或丧偶6人,占2%

2.1.3 民族分布 汉族263人,占87.7%,回族23人,占7.7%,其他民族14人,占4.6% 2.1.4 职业分布 以工人为主,占29.7%,商业服务占13.3%,家务及待业占12.7%,干部职9.3%教师和医务人员占8%学生6.7%退休人员6.7%其他包括个体、民工等占13.3% 2.2 艾滋病知识及态度

2.2.1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2006-20083次调查,每次调查100名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6%80%90%,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17.320,P0.01,见表1 3.2 对待艾滋病态度 3次调查大众人群对待艾滋病态度情况分别为8%47%51%2008


年与2006年相比,(不歧视)比例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9.397,P0.01,见表1 3讨论

通过调查西夏区大众人群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不同时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变化情况,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不歧视艾滋病的比例均较基线调查时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中期评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年度调查也有显著差异,表明逐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我们的长期工作。但是,不歧视艾滋病比例偏低,提示在今后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在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尤其是发挥街道居委会等多部门的作用 [1],积极营造不歧视艾滋病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认识健康教育是防艾知识健教工作中不可忽悠的一个内容[2]

2年来,银川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人数增长速度非常快,对西夏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个挑战。在对待艾滋病态度上提示除了增强疾病检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无容置疑。因为艾滋病的流行环节非常复杂,涉及医学理学及行为学等学科,所以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更好促进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不歧视。如何消除歧视、正视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3同时揭示群众积极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中来, 促进形成了艾滋病防治工作良好氛围,大众艾滋病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都明显提高。大众媒体和群众广泛参与, 可促进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5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提示继后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强化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和预防知识的宣传,不但要让人们清楚地认识传播途径,而且要正确了解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以便消除人们对艾滋病过于恐惧的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33e8ca02d276a200292e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