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雁门太守行》《赤壁》阅读理解赏析

2022-10-06 14: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古诗《雁门太守行》《赤壁》阅读理解赏析》,欢迎阅读!
雁门太守行,赤壁,阅读理解,上册,古诗

古诗《雁门太守行》阅读理解赏析

(十二)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是用乐府旧题写的 诗,全诗用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的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歌颂了守边将士 的英雄气概。

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古诗《赤壁》阅读理解赏析

(十三)《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运用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

《雁门太守行》

1. 边塞 夸张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2.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引用典故,赞颂了边关战士的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壮志豪情。 3. 古诗《赤壁》阅读理解赏析

《赤壁》

1.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 以小见大;以二乔的命运代表国家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锁”字极写了重台密阁,加重了藏娇之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43404d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