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翻译赏析

2022-04-23 04:1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龙钟,山客,古诗,赏析,不解

古诗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翻译赏析

《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前言】

诗人陈与义的七律《观雨》抓住“风”“云”“雨”(尤其是这个“雨”)的不同侧面,巧妙地运用双关这一辞格,体现出诗人诗思的活跃,胸襟的宽广,也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注释】

⑴山客:隐士。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群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韬鳞括囊。 ⑵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者 ⑶不解耕:这里指不熟悉农事 ⑷开轩:开窗

⑸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 ⑹云气:云雾,雾气

⑺万壑千林:形容众多的山谷和林子。壑,坑谷,深沟

1


⑻海:这里指暴雨

⑼山角:山的转角向外突出处 ⑽晦:昏暗不明

⑾干:“干”字的异体字,干燥 ⑿甲兵:盔甲和兵器 【翻译】

老态龙钟的隐士没有懈怠耕作,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水域吹来的风压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我不嫌弃居所破败漏雨,正好借此风雨洗刷军队的兵甲刀枪。 【鉴赏】

首联“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点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态行为。“山客”是诗人自谓,“客”点明处境,“龙钟”写诗人精神状态;“不解耕”表明诗人不会(懂)农桑。这里,与其说作者在介绍自己,不如说他在述说那个不幸的时代。寓居异乡,是因为国破家亡;精神疲惫,是因为颠沛流离;不事农桑,是由于在这战乱扰攘的年代无法进行和平生产。

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



2


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

尾联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对句也是老杜的“洗尽甲兵长不用”诗句的化用,在此均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个典故: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我大宋王朝如果兴兵伐金,不也可以借助这大雨洗刷兵器吗?果真如此,我个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当然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于抗金的好的事物。

当然,全诗还运用了拟人、对仗等辞格,使得气韵雄沉;但关键还是双关的应用,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气足神完,极具审美意义,是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也是同期诗坛上的上乘之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46096c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