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诗句——《冬日归旧山》

2022-08-01 02: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冬天的诗句——《冬日归旧山》》,欢迎阅读!
诗句,冬日,描写,冬天

描写冬天的诗句——《冬日归旧山》

《冬日归旧山》原文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冬日归旧山》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公元742(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冬日归旧山》简介这首诗收录在《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 旧山就是大匡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

冬日,一般学者认为是公元721(唐玄宗开元九年)冬天。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 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


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 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

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 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

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

结尾两句收束有力,正是年轻诗人又一次整装待发前的坚定誓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515e8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