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建设探讨———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2022-04-09 03:5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建设探讨———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欢迎阅读!
日语,课程建设,上海,电机,探讨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建设探讨———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作者:韩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18



韩冰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从授课内容、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指出现今高校第二外语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视听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注重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调整课时安排等改进方法。

关键词:视听说;多媒体教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71-03

第二外语在大多数高校都是作为外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设置的,许多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二外首选是日语。如何保证和提高第二外语日语(以下简称“二外日语”)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让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就成为二外日语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而笔者认为现今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在授课内容、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电机学院为例,二外日语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三至四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教学时间为三个学期,分别为日语(1)、日语(2)和日语(3),共192学时。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课程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日语阅读能力,初步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今后继续学习日语打下基础。与专业日语课程的设置相比,二外日语课程课时远远少于日语专业课程,但却是融精读、泛读、口语、听力、文化、概况、翻译、写作等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鉴于二外日语学习者均为零起点,目前二外日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把重心放在教授语言知识上,教学内容以语音、词汇和语法为中心,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翻译”的基本技巧,加上学时有限,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日本文化背景的讲授。并且,日语不是其主修专业,学生不清楚日语学习对将来有何用处,因而很难有学习的欲望。再加上迫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压力,学生投入二外日语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太多。而另一方面,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升,需要国际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二外日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日本人地道地、无障碍地交流的技巧1。为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了解日本国情,具有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外日语教学面临授课内容多、教学时间短的困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是二外日语课程建设的重点课题。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人才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

一、强化视听说

要跟日本人顺利地交流,首先要“听得懂”,这是交流的基础。领会对方表达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做出相应的回答即“说出来”,这就是交流。因此,在教学理念方面,突破原来以日


语语言知识的输入训练为主的设计思想,向突出语言表达,重视交际能力培养,特别是突出听说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这是纠正以前过分强调文法教学的一种动向,但培养“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的基础终归脱离不了语法,因此,从初级阶段开始,必须注重语法基础和听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正确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精讲”就是讲解要简明、扼要,对所讲解的语言材料要深加工,提炼出精华,所选择的材料既要准确又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2。而“多练”,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趣味性强,如此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由于课时限制,课上首先要保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用于视听说的时间毕竟有限。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和下课前的5分钟。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在上课5分钟已经坐在教室里了;而下课前5分钟左右,大部分的教师也已经完成了课堂教学。利用这些细微的时间,播放一些日语视频或歌曲,使学生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熟悉日语、了解日本文化,增加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笔者已经试用这种做法5个学期,用于第二外语课、日语公选课以及日语培训班等课程中,播放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日语动画片,每一集的时间上也刚好10分钟左右,学生很感兴趣,反映不错。同时,笔者也发现,上课提前来的学生增多了,而学生盼望下课铃声的焦躁情绪则减少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环境单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完成授课任务,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言兴趣。为了满足社会和学生的新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提上日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使用日语的机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使用日语的语言环境。通过课本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网络资源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课堂教学中多使用图片、图像、动画等网络传媒,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也相对激发了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现在大学里的日语课程课堂授课用的最多的还是课件,如何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知识的同时,产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积极思考和进一步探索,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外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又要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同时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除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相关知识。

三、注重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依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是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点。语言的背景里隐藏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对其文化背景有所理解。因而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外语教学是跨文化的教学,只有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语言里蕴藏的文化背景,才能了解那个国家的社会、人和他们的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外语。

日本是为数不多的民族单一的国家,语言的背景文化是大多数国民所共有的,即使是使用暧昧不清的讲述方式,也能传达出心情与信息。尤其是日本人所具有的特殊的国民性、思维方式,如不能理解透彻,是很难掌握语言其中的微妙意境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插入其它相关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语言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上经常采取动态性练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日语语言环境,设计和开展各种训练活动,注重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


使学生掌握应对各种场面的表达方式。同时本着服务社会的思想,要求学生掌握日文输入法,教给学生查阅日本文献资料的方法;根据学生升学、就业、出国等需要,教授一些实际运用型文体,如日文的求职自荐信、履历表、普通信函、商用信函、留学、出国申请函等。

四、调整课时安排

上海电机学院二外日语课程从大三开始,课程为三学期,每学期为64学时,共192学时。教科书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课本,分三个学期学习初级上册和初级下册的前三个单元的内容,没有完成初级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实际到了大四第一学期,很多学生有了就职意向,有的学生已经确定了实习单位。他们的专业是英语,有很多学生来上日语课完全是为了拿学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同时,还有一部分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他们大多准备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而二外日语也是必考科目之一。三个学期的课堂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参加考试的要求,课下必须至少自学完初级下册剩下的三个单元和中级上册的内容。有的学校指定了考研日语书,其对日语能力的要求大致与学完中级上册相当。因为二外本身起步晚、学的时间短,还没有完全掌握学习方法,再加上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起来很困难,对于考试没有把握。

针对以上现状,我建议二外日语课程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开设四个学期,为必修。大四第二学期开设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为准备考研以及报考国际日语水平考试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授和辅导。

以上是笔者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与探索。二外日语课程建设就是要积极探索创新二外日语教学方法,勇于不断更新自我,进一步提高二外日语教育水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冰,江春华.综合大学二外日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日本问题研究,2012,(04.

[2]李秀艳.谈日语教学中的“精讲”与“多练”[J].教育探索,2004,(07.

基金项目:上海电机学院课程建设(一般)项目编号:2013YBKCJS-07

作者简介:韩冰(1975—),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日本新潟大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与日本经济文化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75e279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