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语境下的宗教公共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之意义

2023-05-10 18:2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同语境下的宗教公共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之意义》,欢迎阅读!
宗教,公共性,语境,中国,当代

不同语境下的宗教公共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之意义

王晓朝

【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期】2007(036)006

【摘 要】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总页数】4(P32-35) 【作 者】王晓朝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B91 【相关文献】

1.实证研究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 [J], 曹南来

2.公共性:在时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新视角——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 [J], 史新阳


3.文化迁徙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析《盛大的记录:鲍希曼与中国宗教建筑(19061931年)》 [J], 赵娟;

4.文化迁徙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析《盛大的记录:鲍希曼与中国宗教建(19061931) [J], 赵娟

5.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现实表现、社会成因与基本思路 [J], 孙浩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d10f90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